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汉朝淮南王刘安的介绍
淮南王--刘安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
刘安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刘安和众门客著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淮南子》有《内篇》21篇、《外篇》33篇、《道训》2篇,20余万字。又著诗歌《淮南王赋》82篇、《群臣赋》44篇、《淮南歌诗》4篇、《淮南杂星子》19卷、《淮南万毕术》。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包罗万象。这些著作中集中体现了道家思想。
刘安好黄白之术,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术之士炼丹制药,最著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号称“八公”,在寿春北山筑炉炼丹,偶成豆腐。刘安因之被尊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刘安的制国思想是“无为而制”,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尽管刘安的治国政策得到百姓的拥护,可是在那独尊儒术的时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屡遭谗言。汉武帝元狩年(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刘安被迫自杀。
淮南王刘安是什么时期
西汉。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沛郡丰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生于淮南国寿春县(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西汉时期文学家、思想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刘安初封阜陵候,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封淮南王。好书鼓琴,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即《淮南子》)21卷,《外书》甚众。又有《中篇》8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20余万言。著《离骚传》,[献之武帝。后因谋反案发而自杀。
在哲学上,刘安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综合先秦道、法、阴阳等各家思想。认为天地万物是“道”产生的。政治上则主张“无为而治”,但对“无为”作了新的解释,并提倡变古。
关于西汉的淮南王刘安的介绍有哪些?
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沛郡丰(今江苏沛县东)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喜欢读书弹琴,写得一手好文章,也十分喜爱“方技”,大力提倡“神仙道术”。刘安仍有战国诸公子的遗风,愿意“养士”。淮南地区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之一,人物荟萃,许多有学问的人都投到他的门下,以致有“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这些人搞出了许多“奇方异术”,大约多是属于炼丹及其他方面的幻术,所谓“含雷吐火”之术,这其中大概有许多是运用科学技术的设计。刘安本人因而也积累了不少科学技术知识,所以日理万机的汉武帝也每每召他进宫,谈论这方面的问题,常常到了很晚才结束。
刘安曾组织他的门客从事撰述,写了许多书,据记载有“内书”21篇,“外书”的篇幅很大,另有“中篇”8卷,约20多万字。《汉书•艺文志》上著录刘安的作品有6种,计201篇,大多失散了。流传到今天的只有《淮南子》21卷,又称《淮南鸿烈》,是“内书”。另外,还有一本《淮南万毕术》的辑本,大概是属于“外书”。《淮南子》是哲学书,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的思想,发展了先秦的“道”、“气”学说,在论述哲学问题中,大量引用自然知识,是较多反映西汉一代自然科学成就的著作,特别是关于宇宙形成、乐律、地理、生物进化以及化学等方面有很多重要的记载,物理方面则有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热学等科的一些资料。《万毕术》则偏于实践,那里面记载了六七个物理实验设计,是十分宝贵的资料。
淮南王书中的天文、乐律、生物与物理等方面的学问,在国内已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就在上世纪30年代,还曾把刘安作为古代化学家向国外作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