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β衰变方程式是什么?
在 β衰变中,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只是电荷数改变了一个单位。 反应方程式:14N+4He→17O+1H),反应方程式:9Be+4He→12C+n)。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轨道电子俘获。
扩展资料:
聚变是两个轻核结合成重核,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
α衰变是原子核自发放射α粒子的核衰变过程。α粒子是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的氦核He。
β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
αβ衰变是什么?
α衰变,又名阿尔法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核衰变);发生α衰变时,一颗α粒子会从原子核中射出(附注:α粒子,又名阿尔法粒子,即氦-4核,⁴₂He,即一颗由2颗质子和2颗中子组成的原子核); α衰变发生后,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4个单位,其原子序数也会减少了2个单位。
α衰变是一种核裂变,当中涉及量子物理学中的隧穿效应,和β衰变不同的是α衰变是由强核力力场产生和控制。
一颗α粒子带有5兆电子伏特的动能(约等于一颗α粒子的总能量的0.13%),其移动速度是每秒15,000公里,即是只达到5%光速(光速是时速1,079,252,848.8公里);由于α粒子相对大的质量,其+2的电荷,以及相对慢的移动速度,它们实在太容易就会和其他原子核和粒子反应及失去其能量,α粒子在几厘米厚度的空气内就会被吸收。
扩展资料:
在天然核素中,只有相当重的核(A 140的核)才可能发生α衰变,而且主要发生于A 209的重核。利用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不难解释这一现象(见原子核)。
不同的α放射性核素具有不同的半衰期,半衰期的长短同α粒子的能量有强烈的依赖关系。例如U238放射的α粒子能量是4.20兆电子伏,而Po212放射的α粒子能量是8.78兆电子伏,相差2.1倍,而U238的半衰期是4.468×10^9年,而Po212的半衰期是3.0×10^-7秒,却相差10^23倍。
这反映了α粒子能量的微小改变引起了半衰期的巨大变化。1911年,H.盖革和J.M.努塔耳总结实验结果,得出衰变常数λ和α粒子能量之间的经验规律。
α衰变和β衰变的方程式是什么?
1、α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
AZX→A−4Z−2Y+42He
α衰变通式(放出一个α粒子的情况)
2、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AZX→AZ+1Y+0−1e
β衰变通式(放出一个β粒子的情况)
β衰变中产生的电子是由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转化方程如下:
10n→11H+0−1e
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我们把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在原子核的内部并不是平静如水,与之相反,在这里充满了各种力的较量。由于同性相斥,电磁力一直在努力地将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分开,而强相互作用力起的作用,则是将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合并在一起,与此同时,弱相互作用力又一直在寻找机会将中子和质子互相转换。
α衰变和β衰变方程式是什么?
反应方程式:14N+4He→17O+1H)反应方程式:9Be+4He→12C+n)
在β衰变中,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只是电荷数改变了一个单位。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电子)称为β衰变。
例如钍原子核(质量数234,质子数90)衰变方程式
Th(234,90)→
Pa(234,91)+
e(0,-1)
碳14(质量数14,质子数6)衰变方程式
C(14,6)→
N(14,7)+
e(0,-1)
扩展资料:
α衰变是原子核自发放射α粒子的核衰变过程。α粒子是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的氦核He。β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
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轨道电子俘获,俘获K层电子叫K俘获,俘获L层的叫L俘获,其余类推。通常,K俘获的几率量大。在 β衰变中,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只是电荷数改变了一个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α衰变
阿尔法贝塔衰变公式是什么?
阿尔法贝塔衰变公式是:90(232)Th→80(220)Rn+xα+yβ。
α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一个α粒子与一个氦原子核相同,α衰变从本质上说,是量子力学隧道效应的过程。
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电子全部剥离,也就是He²⁺,相对原子质量为4,速度为光速的1/10。 β粒子就是电子,也就是e⁻,质量非常小,速度可达光速9/10。 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氦-4),速度每秒可达两万公里,带正电荷。
阿尔法贝塔衰变的由来:
贝克勒尔的发现和原子衰变理论的建立1895年发现x射线后,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在研究x射线与可见光的联系时,将硫酸铀钾晶体与照相底片放在一起。他惊奇地发现,未经阳光照射的铀盐也能使底片感光。后来他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1896年,贝克勒尔宣布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发出某种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底片感光。发射这种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元素这种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阿尔法贝塔衰变公式
阿尔法衰变就是放出一个氦核, 减少2个质子4个质量数 4(上)2(下)He。
贝塔衰变就是放出一个电子,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电子)。反应方程式:14N+4He→17O+1H),反应方程式:9Be+4He→12C+n)。例如:钍原子核(质量数234,质子数90)衰变方程式
Th(234,90)→ Pa(234,91)+ e(0,-1)
碳14(质量数14,质子数6)衰变方程式
C(14,6)→ N(14,7)+ 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