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个月有多少天
一、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这七个月是31天。
二、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这四个月是30天。
三、二月的闰年是29天,一般年份是28天。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扩展资料:
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及来历:
一、一月:正月、元月、开岁、新月、端月、初月、喜月、柳月、陬月。
正月——正阳之月。
柳月——银柳插瓶头故称“柳月”。
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因“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改为“端月”。“端”,顶也。乃是开端伊始的意思,自秦时开始易“正”为端。
二、二月:杏月、仲月、花月、丽月、如月、酣月、仲春、仲阳。
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诗有“二月杏花闹枝头”之句,故称“杏月”。
三、三月:桃月、蚕月、绸月、季月、上春、春日、春晚、晚春、暮春。
桃月——三月是桃花盛开的时节,素有“三月桃花粉面羞”之说,故称“桃月”。
上春——指孟春正月。
春日——夏历三月。
晚春、暮春——三月春晚,即阴历三月,是春季的末前一月,故曰“春晚、晚春、暮春”。
蚕月——夏历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四、四月: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月、余月。
槐月——“四月槐花挂满至”。四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花也绽开黄白色的花瓣,古称“槐月”。
五、五月: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鸣蝈、天中、皋月。
蒲月——五月初五端阳节,家家户户把菖蒲、艾蒿悬挂于门上,用于辟邪。因此,五月又叫“蒲月”。
榴月——“五月榴花红似火”,故称“榴月”。
六、六月:荷月、李月、伏月、焦月、署月、炎月、精阳、溽暑、季署、且月。
荷月、伏月——赤日炎炎三伏天,万物无精打采,惟有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叫“伏月”与“荷月”。
七、七月:巧月、瓜月、兰月、兰秋、新秋、首秋、孟秋、肇秋。
巧月——“七月七巧云”,天上云卷云舒,变化莫测,奇巧万端;更是我国妇女在“七月七日”这天向天上“刘郎”、“织女”、星“乞巧”(乞求心灵手巧)的月份,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八、八月:桂月、壮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商吕、竹春。
桂月、壮月、仲秋——农历八月,一曰桂,二曰壮。因居称季之中,又叫“仲秋”。
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又将八月称为“仲秋”、“虫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
桂月——八月桂花遍地开,故称“桂月”。
九、九月:深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伏、三秋、暮商、霜序、相月、玄月、三孟秋。
深秋、菊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将九月称为“深秋”、“暮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
菊秋——九月菊花傲秋霜,称菊月。
三秋——秋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玄月——夏历九月的别称。
十、十月:阳月、阴月、小阳春、孟春、初冬、上冬、良月、霜月、开冬、正阳月。
阳月——“十月芙蓉小阳春”,故称阳月。
阴月——把十月叫成“阴月”的理由是源自古代的阴阳说法。
十一、十一月:辜月、冬月、仲冬、中冬、畅月、葮月、龙潜月。
辜月——“十一月阴生敛草故取新也”,吐故纳新。
冬月、——葮草吐绿头时节,故又称“葮月”。
十二、十二月:腊月、季冬、严冬、残冬、冰月、严月、除月、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腊月——农历历十二月合祭诸神叫做“腊”,因这一月多数时间都用在祭神、祭祖上,故叫“腊月”。
农历十二月正是腊梅吐香的季节,在春秋时代古人要摘腊祭,故,也叫腊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
阳历一个月有多少天!
阳历一个月有28天、29天、30天、31天。
一年有12个月,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为31天;4月、6月、9月、11月为30天;2月为28天(闰年为29天)。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称回归年)。公元前46年,古罗马独裁者儒略·恺撒主持制定阳历(儒略历)时,规定每年12个月里,逢单是大月(31天),逢双是小月(30天)。这样,一年就是366天,超过了回归年。
按照那时罗马的习俗,2月份是处决死刑囚犯的月份,人们认为这个月份不吉利,日子应该短些,于是决定从2月份中减掉一天,2月份就成了29天。2月份减掉一天后,每年余下的5小时48分46秒该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恺撒想了一个办法,规定每隔3年一闰,即每4年加一天。
后来,有个叫奥古斯都的人做了皇帝,他发现恺撒是7月份生的,是大月;自己是8月份生的,竟是小月,这岂不有损于自己的尊严。
于是他下令修改阳历,把8月份也改为大月,9、11两个月份改为小月,同时把10、12两个月份改为大月。这样一来,一年中又多出了一天,依旧从“不吉利”的2月份中减掉一天。从此,历史上就再也没有2月30日了。这样,2月在平年只剩下28天,闰年也只有29天了。
阳历的月份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一个月有几天
一月有28天,29天,30天和31天的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12月为31天
二月,有28天,29天,30天
四月,六月,九月为30天
一个月是多少天
对于公历:一个月有31或者30或者29或者28天;
对于农历:一个月有30或者29天。
1、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这七个月是31天。
2、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这四个月是30天。
3、二月的闰年是29天,一般年份是28天。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扩展资料
中国十二月份的来源:
“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一般人以为阴历适合于农家,而名之日“农历”。
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
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三百五十四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十一日,积至三年,余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闰月。
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平年则十二个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份
一个月有多少天?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都是三十一天,二月28天,闰年29天,其余月份年年都是30天。拓展: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
1个月有多少天
1个月有多少天
大月有31天
小月有30天
来月有28天
闰月有29天
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闰年的2月是29天,非闰年的2月是28天。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年月日,是一种指计时单位,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年月日,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
一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一圈)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早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
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
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间题。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
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