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哀莫大于心死什么意思(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

哀莫大于心死什么意思(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

admin 2022-10-2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

“哀莫大于心死”是指最悲哀的莫过于人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心死”指心如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对周围的事无动于衷。“哀莫大于心死”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原文: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

翻译:孔子说:唉,这怎么能够不加审察呢!悲哀没有比心灵的僵死更大,而人的躯体死亡还是次一等的。太阳从东方升起而隐没于最西端,万物没有什么不遵循这一方向。

“哀莫大于心死”的近义词:心灰意冷、心如死灰、灰心丧气。“哀莫大于心死”的反义词:发愤图强、雄飞雌伏、纵横之气。

“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

哀莫大于心死是一句汉语成语,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读音: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示例: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

扩展资料:

“哀莫大于心死”出自于《庄子》,《庄子》的成书过程如下: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除内八篇外都是后人所作。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又发展了新说。

他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批判哲学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庄子全书以超越精神、博物审美、批判思维为其特色。

成玄英云:庄子“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杂篇明于理事。内篇虽明理本,不无事迹;外篇虽明事迹,甚有妙理。”故王叔岷先生认为,研习庄子当“破除内外杂篇观念。”

庄子属于道家,从《庄子》中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司马迁评价:“庄子著书十万余言”,而今本《庄子》仅33篇6万5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在晋代郭象注。

庄学是庄子学派的简称。庄学是研究庄子其人、《庄子》其书、庄子其思想以及《庄子》文学性、艺术性等的一门学问与哲学流派,其研究者、传播者被称作庄学家。具体参见《庄子学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哀莫大于心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哀莫大于心死,悲莫过于无声是什么意思

哀莫大于心死,悲莫过于无声的意思是:

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一般的悲伤不能超过无声的悲伤。

“哀莫大于心死”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在这里对心的理解可以是人的思维器官,孟子:"心之官则思”,这里把“心”理解为思想或观念,那么庄子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最悲哀的莫过于人的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因为庄子主张自由自在的活。

扩展资料: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成语示例:

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巴金《家》二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庄子·外篇·田子方

百度百科---哀莫大于心死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