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衍圣公(最后一个衍圣公)

衍圣公(最后一个衍圣公)

百闻百科 2025-02-2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衍圣公府是什么意思

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

衍圣公府习称“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我国现在唯一较完整的明代公爵府。孔府的现有规模形成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

孔府,曲阜城内,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旧称衍圣公府。为历代衍圣官署和私邸。始 建于宋仁宗宝元年(公元1038年)。为我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其子孙可世代相袭、辈辈相衍。随着孔子谥号的追加,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个(1055年)宋仁宗赐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世袭“衍圣公”,达到顶点。这一封号自宋至民国初年延用长达880多年。

孔子的后人为什么也被尊称为衍圣公?

1、将孔子后人封为“衍圣公”是为了体现对孔子的尊重和对儒学的重视。因此,尽管孔子后人不像孔子那样杰出,他们仍然能够享有“衍圣公”这一封号。 “衍圣公”这一封号始于宋仁宗时期。在此之前,孔子后人已有封号。

2、将孔子后人封为衍圣公其实是为了体现对孔子的尊重以及对儒学的重视,故而虽然孔子后人不似孔子那般出众却依旧能够享有衍圣公这一封号。衍圣公这一封号是在宋仁宗时期开始使用的,不过在此之前孔子后人也是有封号的。

3、孔子的后人被封为衍圣公,原因诸多,其中最关键的有三点。首先,孔子的后人极为谦逊且善于自保。从汉朝到清朝,再到民国,孔子后人的衍圣公称号延续了八百年。他们对于历代统治者都表现出极高的忠诚,无论是汉朝的更迭,还是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变迁,他们都始终向坐在龙椅上的人效忠。

4、这是因为孔融虽然是孔子的后代,但是却只是庞大后代血脉中的其中一小部分,所以即便孔融被诛三族,孔子依旧有后人继承衍圣公这一封号。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距今大约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时期,而身为其后代的孔融则生活在距今两千年不到的东汉时期,两者之间的时间跨度足足有五百多年。

5、衍圣公是一个封爵名。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始于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平帝为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 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帝王都以“崇儒重道”治天下,不断地对孔子追封加谥,随着对孔子的尊崇,孔子嫡裔宗子也爵衔增隆,恩渥备加。

6、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并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子后裔的世袭封号始于公元前195年,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之后历经千年,封号多次变化,直至1055年改封为衍圣公,并一直沿袭此封号。

衍圣公是什么?

1、衍圣公是孔子的后代,主要负责奉祀孔子,是各朝代尊崇儒学的代表,但是靖康之后,孔氏主系南迁成为南支,金人册封旁系为衍圣公,是为北支。置衍圣公于百官之首,是清代统治者对儒学及汉文化尊崇的表示。

2、衍圣公是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详细解释如下: 衍圣公的概念:衍圣公是宋仁宗至宋理宗时期,对于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这一封号源于对孔子的尊崇,代表了皇帝对孔子及其后代的尊崇和认可。此封号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始终未变。

3、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 裔的世袭封号,开始于西 汉元始元年,当时平帝为 了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 为褒侯。之后的千年时间 里,封号屡经变化,到宋 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为衍圣 公,后代一直沿袭这个封号。而到了公元 1935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改 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4、衍圣公是一个封爵名。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始于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平帝为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 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帝王都以“崇儒重道”治天下,不断地对孔子追封加谥,随着对孔子的尊崇,孔子嫡裔宗子也爵衔增隆,恩渥备加。

历代「衍圣公」都做过什么坏事?

1、明朝成化时期的衍圣公奸淫妇女、迫害无辜百姓,根据张岱所著书籍记载,当时的衍圣公以自身血脉高贵为由,对于当时国内的所有家族人士都看不起,即使是皇室的朱家也并不被衍圣公府瞧得上。成化当代的衍圣公仗着自己的地位崇高在短时间内奸淫妇女四十多人,其余无辜百姓四名也皆因他的个人原因被迫害致死。

2、在锦州,面对不可明说的食人生番的逼近,“衍圣公”展现了他不凡的军事才能,成功地抵御了外敌的侵犯,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山海关,面对卑鄙无耻的建州奴隶的入侵,“衍圣公”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意志,与他们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3、杀也就杀了,尤其是孔家人,衍圣公一家据说做的坏事可真的不少。

孔孟一家衍圣公

衍圣公,孔子嫡系后人之尊称。孔德成先生,1920年生,末代衍圣公,首任祭祀官。2008年,孔德成先生逝世,衍圣公之名就此终结。孔子后裔的册封,始于西汉,平帝时期封为褒侯。而后,历朝更替,曹魏改宗圣侯,晋、宋南朝改奉圣侯,北魏为崇圣侯,北齐则称恭圣侯。北周时,晋封为邹国公。

在这种情况下,衍圣公与清朝统治者的想法不谋而合,两者也乐得合作,于是,孔家后人在清朝受到的礼遇也是极大的。而衍圣公的这种见风使舵,也使得孔家后人得以一直流传下来。这是他们为了延续自己家的特权而刻意为之,而历朝历代统治者也可以利用这个安抚民心,何乐而不为呢。

孔姓字辈: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五十五代字辈为“克”,第四十六~八十五代字辈:“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言公颜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氏后人以衍圣公世袭,因此不计在内。

而且按照当时的法律制度来看,如果孔融真的是孔子的世传人,也不可能会被曹操诛灭三族。就算他犯了最大的谋逆之罪,最多也就是诛杀他自己一个人。要是诛杀孔子的世族家族,那就是完全对孔孟之道的否定,曹操还不敢为自己戴这个帽子。

清朝乾隆年间,朝廷赐十个字: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清朝道光年间,朝廷再赐十个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这些字,都是朝廷赐给孔家的。后来,孟氏(孟子)、曾氏(曾参)、颜氏(颜回)、卜氏(卜商,字子夏)等孔子门人的后代,也按这些字排辈分,以示与孔氏的传承关系。

衍圣公是什么意思几品

1、清代正一品文官中有一职极为特殊,那就是衍圣公。衍圣公是孔子的后代,主要负责奉祀孔子,是各朝代尊崇儒学的代表,但是靖康之后,孔氏主系南迁成为南支,金人册封旁系为衍圣公,是为北支。置衍圣公于百官之首,是清代统治者对儒学及汉文化尊崇的表示。

2、衍圣公是一个封爵名,为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难以用品级介定,比如宋代衍圣公虽然在文献中被称为“公爵”,却不是宋代职官体系中的一员,换言之,就衍圣公爵位本身而言,讨论其品位为几品是毫无意义的。

3、正二品官:太子太师、少傅、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工、刑)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督指挥使、衍圣公(孔子的后代)都是正二品官。从二品官:布政指挥同知。正三品官:太子宾客、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太常卿、檐事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指挥使。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