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清正廉洁的故事
- 2、关于清廉的故事(100字左右)
- 3、有关清正廉洁的故事有哪些
- 4、历史上有名的清廉故事
清正廉洁的故事
1、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2、故事1 朱元璋请客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3、鲁国宰相公仪休拒不收鱼。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人,官至鲁国宰相,因为廉政,不受人鱼而被流传后世。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鲤鱼,有人就送鲤鱼给他,他拒而不收。
4、清正廉洁小故事:包拯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
关于清廉的故事(100字左右)
1、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2、”毛主席的廉洁是有目共睹的。周恩来不吃民众一顿饭。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时任该县县委书记的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
3、清正廉洁小故事:包拯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
4、”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此后多年,他严谨从政,廉洁为官,后来升任被称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书,建树颇多,名留青史。3“子罕辞宝”。
5、廉洁故事(100字)左右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做好官的标志。 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就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他六十岁寿辰那年,当地许多人都送来了厚礼连皇上也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可于谦却一一回绝了他们的礼物。 宋朝的包拯。
有关清正廉洁的故事有哪些
1、故事1 朱元璋请客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2、鲁国宰相公仪休拒不收鱼。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人,官至鲁国宰相,因为廉政,不受人鱼而被流传后世。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鲤鱼,有人就送鲤鱼给他,他拒而不收。
3、他一生清廉自守,堪为楷模。当代作家贾大山“昼之所为,夜必告小孙女”他曾在《灯窗笔记》一文中讲到赵清献的故事,并说:“我也想效法古人,昼有所为,夜有所告,以摄意心。告天?天无言。告地?地无语。
4、清正廉洁小故事:包拯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
5、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历史上有名的清廉故事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
2、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
3、清代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在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名叫叶存仁的官吏,先后在淮阳、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他当官三十多年,却两袖清风,从未收取过任何贿赂。
4、古人清廉的故事篇一:彭玉麟不徇私情 彭玉麟是淸朝著名的将领,早年曾经跟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彭玉麟同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被当世的人一起称为同治中兴的四大名臣。
5、以廉为宝: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