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巴普洛夫经典型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里面关于一般学习理论这部分比较重要的一块,主要以客观题目为主。我们将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主要内容有实验和基本规律,其中有几对概念在做例子反选时容易混淆,我们要以此为出发点,对其内容进行梳理。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A.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B.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实验过程: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条件反射就其生理机制来说,是神经系统活动的过程,是生理现象;就其揭露条件刺激的信号意义来说,是心理现象。在上诉实验中,铃声是条件刺激,食物是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的形成意味着铃声已经成为食物的信号。动物有机体既已“认识”了铃声的信号意义,这就表明它已经有了心理活动。同时,条件反射的建立也表明了如狗一样的动物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巴甫洛夫认为,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可分为具体信号(如声、光、味等,又叫第一信号)和抽象信号(如语言、词等具体信号的信号,又叫第二信号)。
由具体信号引起的神经活动过程,叫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由抽象信号引起的神经活动过程,叫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在生活中,谈虎色变就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学生一想到测验或听到即将举行测验就产生焦虑,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并不是测验使得学生焦虑,而是有关测验的观念和语义导致学生焦虑。
重点梳理:
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信号;人+动物;
Eg:看到穿白大褂的就哭、望而生畏、看柠檬酸。
第二信号系统:抽象信号;人;
Eg:谈虎色变、画饼充饥。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习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泛化与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性的反应。
巴普洛夫条件反射
巴甫诺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的,该实验是心理学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巴氏在实验中先摇铃再给狗以食物,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如此反复。反复次数少时,狗听到摇铃会产生一点唾沫;经过30次重复后,单独的声音刺激可以使其产生很多唾沫。但是经过许多重复联系,仅仅听到声音1到2秒后,狗就开始分泌唾液。在这里,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即已有的一种反应诱因;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应——对非条件刺激的非条件反应。铃声是条件刺激——一种被动引起的非条件刺激的反应。巴氏实验中,食物和铃声之间的联系重复,最终导致狗将食物和铃声联系起来,并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这种由铃声一种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映叫做条件反射。比如一只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狗在一段时间内既没有得到食物也没有听到铃声,那么这种条件反射可以和以前保持一样强烈,当然这“一段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在三天内只有铃声没有食物或只有食物没有铃声,那么原来存在于铃声和食物间的联系将减弱。
条件反射理论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使用名人广告的原因。当名人和品牌被反复联起来以后,名人的形象价值等就被转移到品牌上。这时品牌是条件反射,名人是非条件反射,吸引和喜爱的感觉就是非条件反应。百事的主题为“年轻一代的选择”的广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这个主题,百事反复地将这个品牌和年轻的明星如麦当娜、王菲、郭富城、F4等“与百事共享好时光”联系起来,虽然广告从来没有给出百事是年轻人的选择,或喝百事可以带来快乐,但广告商希望将百事、年轻人、快乐的场面联系起来。因为这种联系可以将美好的感觉转移到产品上。从百事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程度可见广告商这个目的是达到了。
其实在广告实务中,既存在着名人广告晕轮效应也存在名人广告的败笔。之所以会如此,一是名人的品牌因素。品牌因素是重要的因素。作用于广告时,品德是直接影响到效果的因素,这也是我国的文化背景决定的。二是名人与商品类别的相关性。中科院曾做过一次实验,乔丹和基辛格分别为运动鞋和国际时事杂志做广告,基辛格不是做杂志而是做运动鞋广告,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也就是名人错位,这样效果就不如常人,有负面效果。三是受众的相信度。受众的信任度高低差别对购买欲望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名人可以对某个领域的产品有发言权,但并不是对所有产品熟悉。名人和品牌是优势资源互补,名人有自身的优势:知名度、信誉度和亲和力,企业借助名人的优势确立品牌优势,因此企业利用名人树立品牌本无可厚非。不可否认,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中,名人确实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名人对品牌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多个方面,如:该名人是否适合企业产品的代言;该名人是否了解产品的情况(功能、功效、使用范围等);该名人是否使用该产品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企业经营者在选择名人时必须考虑的。
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1927年他在〈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著作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条件反射活动的规律。反射活动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又称无条件反射)两类,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后天形成的,需要特定的条件;后者是先天固有的,是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巴甫洛夫发现,某些无关动因或中性刺激(如铃声、灯光)与非条件刺激(如食物)在出现的时间上相结合(专业术语称为强化),经过若干次训练以后,单独的中性刺激(即条件刺激)也能引起与非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例如,狗见到食物开始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如果每次给食物时总是与铃声或灯光相结合,经过若干次以后,单独出现铃声或灯光也会引起狗分泌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的表现。由于饲养员定时给狗喂食;所以饲养员特有的脚步声就使狗开始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大脑活动方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记忆是条件反射的巩固。实际上条件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联合型学习记忆模式。巴甫洛夫不仅研究了动物的条件反射,而且还探讨了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提出了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首次说明语词对人类的条件刺激作用。语词是客观世界中具体信号(铃声、灯光等,称为第一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人类有语言文字,所以只有人类才有第一、第二两种信号系统,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常常是两个信号系统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例如;“谈虎色变”就是语言(第二信号)作为条件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关于条件反射形成的脑内神经机制,巴甫洛夫提出了暂时联系学说,并认为暂时联系的神经接通部在大脑皮层内。也就是说,由于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二者在大脑皮层内产生的两个兴奋灶之间建立了暂时的机能联系——神经接通。
原则上说,任何一种能被身体感受的动因都可以作为条件刺激信号,在各种非条件反射(食物性反射、防御性反射、性反射以及内脏活动的反射——呕吐反射、排尿反射等等)的基础上都可以通过训练建立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就是学习记忆的过程。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和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训练而建立条件反射来改变身体的反应,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或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或消除不良的嗜好等。例如,有人建议采用催吐剂来戒酒,即饮酒与催吐剂相结合,当形成条件反射以后,饮酒就会引起呕吐,于是就厌恶饮酒。
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这个效应叫巴甫洛夫定律,又叫条件反射定律。巴甫洛夫(Ivan·P· Pavlov,1849年~1936年)俄罗斯和苏联生理学家,正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巴甫洛夫通过一系列在狗身上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无条件反应的概念。
比如将食物放进狗嘴里时出现的唾液反应,是一种大脑反应;是存在于脊柱或者下脑中枢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之间的一种直接连接。对比而言,条件反射,比如听到铃声或者其它在以前都是中性刺激的声音时出现唾液现象,是由条件形成过程中在大脑皮层里建立起来的新反射通道的结果。
扩展资料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分类
条件反射是中性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次结合以后,中性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的过程。条件刺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如声、光、电、味等刺激;另一类是抽象的刺激,称为第二信号(虚拟信号),如语言,文字,符号。根据条件刺激的不同,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条件反射。
1、第一信号条件反射
以具体信号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信号都是具体信号。巴甫洛夫认为第一信号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共有的。例如“望梅止渴”,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再次看到梅子,不吃梅子也会流口水。人吃到梅子流口水是非条件反射。看到梅子不吃梅子流口水,是条件反射。这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过口水的基础上完成的。
2、第二信号条件反射
以虚拟信号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语言,文字,符号等都是虚拟信号。巴甫洛夫认为,第二信号条件反射是人所特有。例如“谈梅生津”,指人没吃到,也没看到具体的梅子,只是听到梅子,就流口水,这是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也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即这个人曾经吃过梅子,流过口水。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什么 ?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巴甫诺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的,该实验是心理学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巴氏在实验中先摇铃再给狗以食物,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如此反复。反复次数少时,狗听到摇铃会产生一点唾沫;经过30次重复后,单独的声音刺激可以使其产生很多唾沫。但是经过许多重复联系,仅仅听到声音1到2秒后,狗就开始分泌唾液。在这里,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即已有的一种反应诱因;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应——对非条件刺激的非条件反应。铃声是条件刺激——一种被动引起的非条件刺激的反应。巴氏实验中,食物和铃声之间的联系重复,最终导致狗将食物和铃声联系起来,并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这种由铃声一种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映叫做条件反射。比如一只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狗在一段时间内既没有得到食物也没有听到铃声,那么这种条件反射可以和以前保持一样强烈,当然这“一段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在三天内只有铃声没有食物或只有食物没有铃声,那么原来存在于铃声和食物间的联系将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