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生存还是死亡(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赏析)

生存还是死亡(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赏析)

luoke 2024-09-2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生存还是死亡”的完整台词

原文: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翻译: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莎士比亚著名作品《哈姆雷特》中的名句。

《哈姆雷特》分为5个幕次,To be or not to be这段独白,位于第3幕的第1场,相当于整个剧本的中间位置。在这段独白之前的情节中,哈姆雷特已经在第1幕中与父亲的鬼魂交谈,被告知是叔父下毒、杀害了父亲。

从第2幕开始,哈姆雷特假装发疯、举止异常,引起了国王叔父、王后母亲、以及御前大臣的关切。在第2幕的结尾,哈姆雷特决定在宫廷中上演一出戏剧,希望以此找到确实的证据,证明鬼魂没有说假话、叔父确实杀害了父亲。

御前大臣的女儿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的女朋友。第3幕第1场的开头50行中,御前大臣安排,让女儿去试探哈姆雷特是否真的神智失常,自己和国王隐藏在壁帘的后面观看。因此,当哈姆雷特念出To be or not to be这段独白时,舞台上还有另外3个角色;其中,国王和御前大臣已经隐藏在壁帘后面,奥菲利娅则站在王宫大厅中等待哈姆雷特到来。

概述

哈姆雷特从上场门走上舞台,自言自语,开始念诵To be or not to be;到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这一句,哈姆雷特的独白结束。这段独白共包含33行台词,261个词语。

在实际舞台演出中,根据场景设计、动作、语气停顿的不同,这段独白通常会持续2分钟到3分钟,最多可能用时4分钟。

哈姆雷特:" 生存还是死亡" 的原句

原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

这句话体现了哈姆雷特面对选择的迷惑,无论是复仇还是继续生存,他本身并没有决定的权利,因此迷茫与究竟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生活。

对于丧失了生活的可能性的王子而言,他所带给生活的和生活所带给他的并不是充满可能性的未知,而是注定痛苦无法选择的结局,这也正是悲剧所在。

《哈姆雷特》写于1601-1602年,当时的欧洲大陆和英国都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正处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是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

伊丽莎白统治的繁荣时期,资产阶级支持王权,而王权正好利用资产阶级,两方面不仅不对立,还结成了暂时的同盟。由于政局比较稳定,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种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虽然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却仍然是依靠残酷地剥削农民来进行的。

詹姆斯一世继位以后,专制集权被进一步推行,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遭到了大肆镇压。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秩序,同时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莎士比亚的创作正是对这个时代的艺术的深刻的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姆雷特

是生存还是死亡?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这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哈姆莱特》

中主人公哈姆莱特最著名的独白,出现在第三幕第一场,

反映了他在重压之下的烦恼与失望、苦闷与彷徨。原文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有不同的译本。

其中当推朱生豪先生的最为经典,是“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其他的翻译还有:曹未风译“

生存还是不生存:就是这个问题”等。

向来对“To be, or not to be”的争议较大,有不同的翻译,除了以上两种外,还有“

生存还是死亡”、“活着还是不活”、“反抗还是不反抗”、“

采取行动还是不采取行动”、“自杀还是不自杀”等等。

2.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举世闻名、多才多艺的作家,

在漫长的六十多年创作生涯里,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

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余篇短篇小说,

二百多个剧本和许多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文以及回忆录、

游记、书简等。

泰戈尔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就是他在英国出版的诗

集《吉檀迦利-饥饿的石头》,(国内一般翻译为《吉檀迦利》, gitanjali,孟加拉文原意为“献给神的赞歌”)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