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种族大屠杀(尼日利亚种族大屠杀)

种族大屠杀(尼日利亚种族大屠杀)

东毅 2023-05-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震惊世界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惨状 什么原因会造成屠杀

卢旺达大屠杀,是胡图族多数派对图西族人以及胡图族温和派发动的的种族灭绝大屠杀。

这次种族大屠杀由胡图族极端主义领导组织阿加祖(Akazu,即胡图族理事会,相当于胡图族长老联合会)策划,其目的很简单:使卢旺达这片土地上再无一个图西族人。

种族大屠杀指拦橘的是人为的、系统性地、有计划地对一个或一些种族、族群、宗教或国民团体进行全体性或局部性的屠杀。

几个世纪桐差以前,胡图族和图西族是基于阶层和部落而非种族才被划分为两个群体。胡图族人普遍是乡下的农民,而图西族人多数拥有牛畜,这使得图西族人变得富有并掌握了政权。当欧洲人,特别是比利时人,来到非洲时,他们与图西族人一同合作加深了这一制度化的鸿沟:基于容貌和身高,胡图人被视为低等的种族。在比利时传教士的帮助下,图西族人强迫胡图族人工作,同时否认其政治地位并剥夺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1962年独立后,政府也未妥善处理种族问题。在20多年的时间里,卢旺达政府一直对图西族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在大屠杀前的三年里,国家控制的媒体把图西族人等同为国家的敌人,大力加以鞭挞,煽起胡图族人的恐惧和仇恨。一家受到党政军多名要人支持的RTLM广播电简轮团台,在大屠杀前9个月,宣传对图西族人的仇恨,甚至公开宣布要被消灭的人名单。

1994年4月6日,载著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和蒲隆地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吉佳利附近被击落,两位总统都罹难。有传闻击落客机的人便是图西族游击队。

由此拉开了屠杀的序幕。随之屠杀从吉佳利开始扩散到全国每个角落;从4月6日到7月初的100天,约有100万人被屠杀,其中大部份是图西人。另外还有200万人流离失所。

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是什么意思?

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人种、种族或宗教团体,犯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杀害该团体的成员。致使该团体的成员虚改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

故意使该团体处于某种生活状况下,以毁灭其全部或局部差耐判的生命。强制施行办法,意图防止该团体内成员生育。强迫转移该团体之儿童至另一团体。

扩展资料:

从奴隶社会起,种族灭绝就已在一些国家的政策中存在,以后作为殖民政策的工具得到了广泛运用。不论在夺取殖民地亩清还是镇压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的过程中,殖民主义者都执行种族灭绝政策,消灭了大批殖民地人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不仅继续用种族灭绝政策对付国内各种族和民族,而且用以反对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种族灭绝罪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和反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灭绝种族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种族灭绝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元凶到底是谁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元凶是【殖民者】

1994年4月,非洲内陆小国卢旺达发生了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在3个多月大约100天的时间里,大批无辜平民被杀。死亡人数至今难以最终确定,有的说50万,有的说80万,有的说100万。绝大多数被杀害的是图西族。当大屠杀发生时,曾经有美国政治人物这样问道:“谁是好人?”,意思桐哪是说两个相互敌对的族群,哪一个是“好人”。这个提问一方面显示出美国政治人物的无知,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站在美国的立场,如果是坏人杀好人,美国也许应该管一管,如果是好人杀坏人,美国有必要管吗?虽然这个问题提得很无知,却说明美国人的这种心态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几十万、上百万平民无辜死亡,用好人坏人来评价,有什么意义?

卢旺达大屠杀过去很多年后,对于这一大屠杀的反思并没有结束。西方媒体和舆论一般都将大屠杀认定为种族仇视的结果,并且自我责备地承认,西方国家,包括联合国,没有及时制止这一屠杀行为。也有人指责美国在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后,自私自利,不愿承担自己对于国际社会的义务。而我更倾向于认为,卢旺达大屠杀,是西方近代文明几百年来所有恶果的集中体现。有人说它是难以避免的,即便美国早早出面制止,也阻止不了大屠杀的发生,最多减缓一点屠杀的程度。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西方文明被植入到卢旺达后,卢旺达国内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种文明的危害程度,出现大屠杀的结局,是一味照搬西方文明的必然结果。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是继纳粹大屠杀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种族清洗,两者相距半个世纪。

卢旺达大屠杀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族矛盾,而这个种族矛盾,完全是西方人一手人为制造的。早在欧洲人开始大航海后不久,16世纪的时候,卢旺达就有了自己的国家衡橘。那时候,虽然也有图西人、胡图人的称呼,但是,两者并不是不同的民族,他们使用同一种语言,具有共同的信仰。差别在于胡图人以种地为生,图西人以放牧为生。事实上,胡图人、图西人的称呼当时类似于“农民”和“牧民”称呼的差别,放牧的图西人如果改为种地了,就被称为胡图人,反之也一样。两者之间长期互相通婚,并没有不共戴天的矛盾。将胡图人、图西人严格地区分开,甚至订出高下等级的,正是后来进入的西方文明。

1890年,卢旺达成为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首先将图西人和胡图人明显区分开。德国殖民者将欧洲的种族主义理论引入卢旺达,生硬地解释卢旺达原先“农民”、“牧民”的差别。德国人说,作为农民的胡图人是从南边移民过来的,皮肤更黑、身材较矮等;作为牧民的图西族是从北边移民过来的,皮肤较白,身材较高等。而且,由于北边靠近尼罗河,文明程度更高,因此,图西人在人种等级上,与欧洲人更接近,属于等级较高的人种。

在卢旺达,所谓胡图人占人口总数约85%,所谓图西人约15%。殖民者这种划分的目的是,利用“等级”程度较高的少数图西人,帮助殖民者一起统治人数更多的胡图人。在欧洲殖民历史上,对于殖民地这种挑拨离间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存在,在美洲印第安人那里,他们就经常使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制造殖民地百姓的矛盾,防止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殖民者。欧洲殖民者在挑起矛盾后,自己便高高在上,处于调解的地位,时不常地利用这一派,打压另一派。几乎所有非洲国家现在的民族矛盾,都是欧洲国家人为制造的。

在东南亚他们也采取同样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如今,一些东南亚国家对于华人有着难以消除的敌意,这种敌意的来咐轮团源,正是当年欧洲殖民者在东南亚统治时期埋下的祸根。当年在东南亚的欧洲殖民者,需要文化水平较高的华人成为他们高质量的劳动力和管理帮手,为此,他们不惜偷运、拐卖沿海地区的中国人。另一方面,殖民者又不想太多得罪当地人,于是,他们便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华人与文化水平较低的当地人之间不断制造矛盾,自己左右平衡。等这些殖民者走了以后,他们制造的矛盾,便成为长期难以化解的社会问题。在斯里兰卡,尖锐的民族矛盾引发所谓“恐怖主义”,其根源也是殖民者挑拨离间种下的。在印度,殖民者这种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的手法,最终导致了三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一个飞地(克什米尔)的出现,成为该地区长期动荡的不安定因素。西方这一手法的另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以色列,他们用强行植入以色列的方式,在中东制造了难以化解的长期仇恨。

说远了,还是回到卢旺达。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它的殖民地大片失去,被其他欧洲国家占据。这个局面对于德国来说,导致后来希特勒为了争取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而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此为题外话。德国退出卢旺达后,欧洲小国比利时成为卢旺达的宗主国。比利时在卢旺达推行的种族主义政策,使得卢旺达的民族矛盾更加激化。而激化这一矛盾的工具,就是比利时引入欧洲的“科学”。比利时根据欧洲人种学理论,对卢旺达的居民进行了大范围的“科学测量”。在欧洲科学的历史上,有一门学科叫做“颅相学”。“颅相学”诞生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最初它的理论认为,颅骨的结构、尺寸等,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和意识,这种理论的一个实际用途,被认为可以提前发现有犯罪倾向的人。这种理论后来与种族主义结合:既然颅骨尺寸能够决定心理和意识,同时心理和意识的差异,在种族进化的过程中也明显存在,那么,通过颅骨的测量,掌握不同种族颅骨的统计数据,就能判定一个种族的进化程度。虽然经过惨痛的二次大战后,“颅相学”已经成为垃圾,但是,在它没有被彻底否定之前,它确实是以科学真理的名义,为种族主义添砖加瓦。

比利时利用“科学”,将胡图人、图西人正式分为两个种族。与此同时,他们又运用了欧洲现代文明制度,将这一种族划分永远固定,这个制度便是身份证制度。每一个卢旺达人的身份证件上,都标明了种族,并且,这种标记也向后代延伸,只要身份制度存在一天,这一种族的划分就永远存在。与此同时,由于“科学”证实,图西族的进化等级要比胡图族高,因此,比利时殖民者与德国一样,在政策上向图西族倾斜较多。使得占人口15%的图西族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卢旺达殖民统治时期的政府及社会上层,主要被少数图西族占据,图西族也占据了较多的财富。对照来看,英国人当年在斯里兰卡的做法,造成的后果几乎一模一样。当年受宠于殖民者的“民族”,在殖民者走后,成为被迫害、报复的对象,如同在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华人。

我们看到,卢旺达种族矛盾的原因,一是欧洲人发明的种族主义,二是欧洲人引以为傲的科学。但是,它还没有完。欧洲人发明的阶级斗争理论、国家主权理论、民族主义、民主制度等等,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对卢旺达的种族屠杀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独立运动在全世界风起云涌,卢旺达也不例外。1962年,卢旺达独立,成立了共和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也引进了西方的普选制度,成为一个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民主制度国家。但是,卢旺达至今仍然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盲目崇拜西方民主制度的人,是否能从卢旺达的苦难里,看清一点民主的真相?

由于欧洲殖民者人为划分种族,激化社会矛盾,卢旺达的图西族和胡图族早就开始出现冲突。随着共和国的建立,随着民主制度的实行,这种冲突开始具有了国家政策的含义。等级地位较低的胡图族占全国人口的85%,民主制度必然对胡图族有利。西方民主的多党制,在卢旺达自然成为种族对立的工具。占人口绝对多数的胡图人开始利用民主制度,对曾经高高在上的图西族实行迫害,大批图西族人成为难民,流亡国外。这里,又要说到西方文明另一个产物对卢旺达产生的恶果。

民族主义是西方近代的发明,但是,这个发明有着内在的矛盾,对于不同的国家,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民族主义也可以叫做国家主义,它与国家主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方的民族主义有一个标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对于某些西方国家来说,这个标准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卢旺达和周边国家来说,这个标准就是在制造新的矛盾。我们知道,现代非洲国家的版图并不是自然形成的,看看非洲地图,笔直的国境线都是西方瓜分非洲的产物。而被瓜分之后,西方殖民地的成果,在前殖民地独立后,又被新独立国家在西方提倡的国家主权至上的观念下照单全收。于是,殖民地划分的国家版图,首先确立国家主权,而不考虑民族问题。

对于卢旺达来说,两个主要民族,图西族和胡图族,并不只在卢旺达存在,周边国家,例如布隆迪、乌干达等国,都有图西族和胡图族。殖民地留下的国家主义,将不同的民族划分在不同的国家,并没有形成像欧洲那样所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这个政策如果要在非洲实施,结果就只能像印度一样,原本交错在一起的不同民族,不得不大迁徙,将同一民族的人聚集到一起。这种方法,一是制造国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二是导致无数人失去家园。如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关系一样,不管是隔离还是混居,西方文明都在制造着难以化解的矛盾。从卢旺达逃亡的图西族难民,像被以色列逐出家园的巴勒斯坦难民一样,居住在周边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图西族联合,开始对卢旺达的胡图族人统治发出挑战

乌干达种族大屠杀是怎么回事?

1990年,侨居在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组织卢旺达爱国阵线(RPF)与胡图族政府军爆发内战所引起的大屠杀。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又称卢旺达内战,发生于1994年4月7日至1994年6月中旬,是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占当时世界总人口1/5000以上,

大屠杀得到了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大量当地媒体的支持。除了军队,对大屠杀负主要责任的还有两个胡图族民兵组织:Interahamwe和Impuzamugambi,同时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了大屠杀。

扩展资料:

一、事件影响

1994年的卢旺达内战和种族大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灾难,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大批劳动力丧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大屠杀还使这个国家的人薯陪口结数仔蠢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戚散负面影响。

二、国际反应

由于美国在索马里进行军事行动时出现意外“黑鹰事件”,因此美国并不想介入卢旺达内战。对此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8年3月访问卢旺达时,在基加利机场对大屠杀幸存者发表讲话时婉转地表达了歉意。

比利时政府以10名比利时维和军人遭到杀害为由,撤出了全部在卢旺达的部队,并带走了所有的武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审判

经过历时十年的审判,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6月24日宣布,判处涉及卢旺达大屠杀案件的6名嫌疑犯25年册稿汪到终身监禁,其中唯一被起诉的女性、卢旺达的一位前部长尼拉马苏胡科(Pauline Nyiramasuhuko)及其儿子因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等罪名被判终身监禁。

尼拉马苏胡科(Pauline Nyiramasuhuko),1946年出生,卢旺达前家庭和妇女发展部长

1992年4月至1993年7月任卢旺达家庭和妇女事务部长

1993年7月任家庭和妇女发展部长

1994年前往刚果(金)

199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被捕。 1994年针对图西人的种族大屠杀导致80多万人被杀害,相当于卢旺达总人口的1/9。当年底,安理会决定设立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起诉应对1994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期间在卢旺达境内的种族灭绝和其他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的责任者和应对这一期间邻国境内种族灭绝和这类犯罪违法行为负责的卢旺达公民。

自2001年以来,法庭在审理过程中仔细审查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超过160名证人的证词,法庭程序和实际操作繁琐,加上案件本身的复杂性,使案件审理历时长达10年之久。 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发言人阿穆苏加:(英文)尼拉马苏胡科与其儿子恩塔何巴利(Arsène Shalom Ntahobali)被法庭判罪,尼拉马苏胡科因犯有阴谋策划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包括消灭罪、强奸、迫害)以及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中的相关条款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她的儿子以类似罪名也被判处终身监禁,其他四人分别被判处25年、30年、35年和终身监禁。

尼拉马苏胡科与其他政府成员1994年合谋在南部布塔雷地区“实施种族屠杀……她下令在布塔雷省办公室实施强奸”。鉴于这些罪行,以及考虑所有关联状况,法庭对她判处终身监禁。

尼拉马苏胡科面临11项种族屠敬樱杀指控,其中7项指控罪名成立。她的儿子阿尔塞纳・沙洛姆・纳塔霍巴利作为同案被告,因种族屠杀、种族灭绝、强奸、煽动强奸等罪名被判终身监禁。 在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再次指控法国“参与”了1994年造成80万人死亡的大屠杀之后,法国周六决定取消参加纪念卢旺达种族大屠杀20周年活动。

这一决定标志着两国间因猜忌而恶化的关系再次受阻,尽管双方在2010年曾和解。双方争执的关键在于法国及其军队支持卢旺达胡图族政权的问题,而该政权是针对图西族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卡加梅总统在即将出版的《青年非洲》周刊的访谈中谴责法国和比利时“直接参与种族大屠杀的政治筹划”,“法国甚至参与行动”。

他指控1994年6月在联合国授权下部署在卢旺达南部开展“绿松石行动” 的法国士兵是发生在1994年4月至6月间大屠杀州仔的“同谋”,而且还是“积极参与者”。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罗曼·纳达尔强调说,“法国对无法参加纪念种族大屠杀20周年活动深感遗憾,因为它一心想参加纪念受害者活动,并与卢旺达百姓一起哀悼”。

2014年4月7日,卢旺达纪念大屠杀发生20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等出席纪念活动。只是因与法国“意见不合”,卢旺达禁止法国大使出席活动。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