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黄崇(黄崇祺)

黄崇(黄崇祺)

luoke 2023-05-0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西蜀亡国之前九位大将殉国,除了姜维还有哪些人?

张翼,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曾担任过梓潼饥兄橘、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

诸葛瞻,琅邪阳都人,诸葛亮的儿子。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防御德阳因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而错失良机,后来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诸葛瞻是为蜀国殉国的人当中,地位最高的一个。

诸葛尚,今山东沂南县人,蜀汉之将,为诸葛亮之孙,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炎兴元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烂团瞻同战死于绵竹,时年十九岁。

张遵,蜀汉名将张飞之孙,张苞之子。他身为皇室的外戚,在刘禅任内官至尚书。景耀六年,魏将邓艾攻入蜀国,张遵在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麾下防守绵竹关,诸葛瞻出击阵亡之后辅佐其子诸葛尚作战,诸葛尚出击阵亡之后张遵继续与邓艾军交战,终力战而死。

李球,今尘脊云南澄江人,官拜羽林右部督。他出战邓艾,曾向诸葛瞻建议分兵出城扼守险要隘口,未被瞻采纳。魏兵至城下,随诸葛瞻出城迎战,阵亡。

黄崇,今四川阆中西人,蜀汉名臣黄权之子。黄崇任尚书郎,跟随诸葛瞻抗击邓艾。大军到达涪县,诸葛瞻止步不前,黄崇多次劝他应快速向前行军,占领险要地势,不让敌军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定,使得邓艾长驱直入。诸葛瞻退守绵竹后,黄崇激励部下将士,决心战斗到死。后来,黄崇死于邓艾的乱军之中。

赵广,三国时期蜀汉牙门将,赵云的次子,赵统之弟。曹魏司马氏派五路大军伐蜀时,随大将军姜维与魏兵大战疆川口,姜维战败还守剑阁,赵广战死。

傅佥,枣阳人,傅肜之子,蜀汉后期名将。他善于谋略,很有胆勇,姜维很看重他。魏国攻伐蜀汉时,傅佥防守阳安关,兵败战死。

三国里姓黄的有哪些?

《三国志》中提及的黄姓人物们,列个名单:黄邵、黄华、黄权、黄崇、黄琬、黄祖、黄射、黄休、黄昂、黄朗、黄柱、黄元、黄皓、黄忠、黄叙、黄袭、黄猗、黄疆、黄盖、黄柄、黄他、黄渊、黄乱。这里面知名度较高的人物自然是黄忠、黄盖,也有黄权、黄皓、黄琬这样因为各种原因扬名的。其实还可以额外捎上黄龙、黄龙罗二位贼帅。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三国志·武帝纪》

【黄邵,黄巾猜搜猜将领之一,活跃在汝南、颍川二郡境内】

“酒泉黄华、张掖张进等各执太守以叛”——《三国穗型志·文帝纪》

【黄华,汉末时期祸乱凉州的诸多势力中的一股】

“八月,蜀大将黄权率众降”——《三国志·文帝纪》

【黄权,季汉将领夷陵一役时归路被断降魏,刘备表示“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其子黄崇依然为季汉效力,临阵殒身】

“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俱诣卓”——《三国志·董卓传》注解

【黄琬,江夏黄氏的后人,名满天下之辈,官至三公】

“将军黄祖屯夏口,祖子射与衡善,随到夏口”——《三国志·荀彧传》注解

【黄祖,与孙策纠缠良久,众多江东将领的事迹中都曾出现过他的名字。其子黄射与祢衡交好】

“正始中,骠骑将军赵俨、尚书黄休”——《三国志·管宁传》

【黄休,曹叡时期的尚书,仅此一笔记载】

“后郡人黄昂反,围城”——《三国志·庞淯传》

【黄昂,和黄华一样都是酒泉郡人士,先后作乱】

“黄朗字文达,沛郡人也”——《三国志·裴潜传》注解

【黄朗,游学时期于沛谯闻名,在魏国官至涿郡太守】

“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等上言”——《三国志·先主传》

【黄柱,季汉光禄勋,没能留下生平记载】

“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三国志·先主传》

【黄元,在刘备逝世后发动叛乱,被迅速扑灭】

“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注解

【黄皓,刘禅身边的宦官,祸乱朝纲】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三国志·黄忠传》

【黄忠,汉中一役中阵斩夏侯渊,名扬天下。有个儿子黄叙早早逝去】

“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三国志·王平传》

【黄袭,第一次北伐过后诸葛亮问责人选之一】

“会术死,术从弟胤、女壻黄猗等畏惧曹公”——《三国志·孙策传》注解

【黄猗,袁术的女婿,在袁术逝世后投奔刘勋】

“渊欲图弥、晏,先分其人众,置辽东诸县,以中使秦旦、张群、杜德、黄疆等及吏兵六十人,置玄菟”——《三国志·吴主传》注解

【黄疆,吴国派去辽东的使臣之一,被公孙渊分置于玄菟郡】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三国志·黄盖传》

【黄盖,赤壁一役中诈降是他的代表作,其子黄柄被赐爵关内侯漏樱】

“章安小吏黄他,身当白刃,济君于难”——《三国志·虞翻传》注解

【黄他,能为主君奋不顾身】

“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三国志·吾粲传》

【黄渊,洞口之战时坚决要救助落水的吴军士卒】

“贼帅黄乱、常俱等出其部伍,以充兵役”——《三国志·钟离牧传》

【黄乱,被钟离牧解决的地方贼寇】

“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三国志·袁绍传》注解

【黄龙,某个诨号为“黄龙”的贼帅】

“时山阴宿贼黄龙罗、周勃聚党数千人”——《三国志·董袭传》

【黄龙罗,在山阴作乱,被董袭阵斩】

真爱之百万新娘第一部林敏君为什么那么快就爱上王绍华而放弃黄崇

王绍华的外表和气质等原因。

1、王绍华的外表和气质:王绍华是一个有着高大帅气的外表和温文尔雅的气质的男液宴人,这种外表和气质很容易让女人产生基慎好感和爱慕之情。

2、王绍华的成就和能力:王绍华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有闹锋银着卓越的商业头脑和出色的管理能力,这种成就和能力也会让女人对他产生敬佩和爱慕之情。

3、王绍华的温柔和体贴:王绍华对林敏君非常体贴和温柔,他在林敏君需要帮助和关心的时候总是能够及时出现并给予她帮助和支持,这种体贴和温柔也会让女人对他产生爱慕之情。

5、林敏君对黄崇的失望和绝望:林敏君在和黄崇的感情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痛苦,她对黄崇的信任和爱情逐渐消失,这种失望和绝望让她更加需要一个能够给予她安全感和信任的男人,而王绍华正好符合这个要求。

诸葛瞻镇守绵竹时有两人可拯救蜀汉,为何视而不见?

诸葛瞻实在是一个没什么用的人,从小顶着父亲诸葛亮的光环,寸功未立就成了蜀汉的核心高层。这是蜀汉帝国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诸葛瞻的忠心,能力和智慧是天定的,可忠心却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战死绵竹的蜀二代、蜀三代,除了诸葛瞻和诸葛尚父子外,还有张飞的孙子张遵、李恢的侄儿李球、黄权的儿子

诸葛瞻和诸葛尚,完成了诸葛亮一门忠烈的愿望。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8岁大,而诸葛尚还没有影子。因此诸葛瞻没有得到父亲多少真传,在学问和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但是别人不知道诸葛瞻是什么水平,一直以来蜀汉军民对诸葛瞻可以说是非常信任,认为他就是诸葛亮的延续,有了诸葛瞻在朝堂之中主持大局,那么蜀汉什么都不用担心。

每当蜀汉出台了什么好政策,大家都认为,这一定是武侯诸葛瞻的主意。其实诸葛瞻表示,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他们就定了。

因此诸葛瞻总是顶着这样的光环,他长大成人以后,承袭了武乡侯爵位,更是娶了刘禅的女儿为妻。成为了蜀汉正儿八经的核心人物。

自信满满的诸葛瞻,在得知邓艾大军前来以后,

主动请缨,带着蜀汉最后的希望,前去与邓艾交战。结果父子俩全部战死在了绵竹,因为蜀汉精锐丧尽,姜维也来不及回援,所以邓艾成功逼降了刘禅,蜀汉正式灭亡。

诸葛瞻和诸葛尚,他们俩还是好样的,虽然能力不强,但是报国之心始终没有改变过。期间邓艾曾经以琅邪王的头衔诱降诸葛瞻,被他果断拒绝。

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三国志》

诸葛瞻临死前,曾经认为对内无法约束宦官黄皓,对外无法制衡姜维,这回又不能保家卫国,只有以死报国了。这是用自己的死,来表明自己的忠心。

黄崇很可能是蜀汉唯一的希望。

黄权是个有意思的人,他生了俩儿子,一个跟着他投降了曹魏,一个留在了蜀汉。刘备感念逗稿黄权的好,所以没有杀掉黄权留在蜀汉的那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黄崇。

父亲投靠了曹魏,黄崇在蜀汉的日子自然是不好过的。但是黄崇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忠心,使得蜀汉两代君主对他都比较信任。

当时黄崇担任尚书郎,大战爆发之前,跟着诸葛瞻一起前去对抗邓艾。蜀汉大军到了涪城以后,诸葛瞻却停下了脚步。

黄崇非常着急,他知道兵贵神速,只有提前占据重要的地势,面对对手的时候,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所以多次向诸葛瞻提出建议让他火速进军。

可是诸葛瞻这个时候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最终错过了最佳的时机。邓艾得以攻城拔寨,将蜀汉最重要的地慎指带势都给占了。

无奈之下诸葛瞻这才退入了绵竹,从而爆发了绵竹之战。也就是说如果当初诸葛瞻听取了黄崇的建议,或许就能够挡住邓艾的进攻。

邓艾带入蜀中的粮草十分有限,他们拖不了多久便会发生内乱。因此可以说是诸葛瞻的犹豫不决,害了蜀汉。而黄崇的努力,差点拯救了蜀汉。

权留蜀子崇,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进,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会艾长驱而前,瞻却战至绵竹,崇帅厉军士,期於必死,临陈见杀。---《三国志》

黄崇见大势已去,知道没有更好的办法抵挡对手了,只能以死明志。他带着自己的兵马冲入邓艾军中,最终死于乱军之中,果然是没有丢他老爹的脸,也没有辜负刘备和刘禅对他的信任。

李球也是个人才,张遵是心灰意冷而死。

李恢可能有部分朋友不太认识,他本来是刘璋的部下,后来刘备打下了蜀地,他也就投靠了刘备。历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等职务。

因为李恢的主要工作都在南方,尤其是云南一带,所以演义等故事里很少提到这个人,但是他绝对是蜀汉很重要的一个大人物。

建兴七年,以交州属吴,解恢刺史。更领建宁太守,以还居本郡。徙居汉中,九年卒。子遗嗣。恢弟子球,羽林右部督,随诸葛瞻拒邓艾,临陈授命,死于绵竹。---《三国志》

在传说中,他儿子李遗娶了关羽的女儿,两人镇守南中之地,使得蜀汉没有了后顾之忧。当然这里提到的是李恢的侄儿李球。

李球当时担任羽林右部督,等于就是刘禅的亲兵队队长,连这样的人都派上了前线,可见刘禅手里真的没什么筹码了。

当时大军退守绵竹以后,李球曾经宽芦向诸葛瞻提出建议,分出部分兵马扼守城外的要地,以此阻挡邓艾大军的前进。

可惜这项建议也没有被诸葛瞻所采纳。诸葛瞻没有继承父亲诸葛亮的才华,却有着独断专行的特点,结果也错过了这次扳回一局的机会。在诸葛瞻出城交战的时候,李球也跟着他一起战死沙场了。

张遵是张飞的长孙,张飞有俩儿子,大儿子张苞,小儿子张绍。张苞英年早逝,但是留下了这个儿子张遵。

由于张飞家族出了两个皇后,因此皇后的侄儿张遵在蜀汉的地位也非常高。当时张遵担任了尚书的职位,跟随诸葛瞻一起出战。

张遵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战绩,他没有遗传到祖父张飞的那种勇猛,在诸葛瞻父子战死以后,张遵也冲入敌营,最终以死报国。他叔叔张绍却跟着刘禅一起投靠了司马昭。

诸葛瞻没有听黄崇的建议,因此让邓艾能够长驱直入,没有听李球的建议,因此使得绵竹孤立无援。那么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那就是死守绵竹。

在诸葛瞻看来,只有死守绵竹才是解救成都唯一的办法。如果真的贯彻这条思路执行下去的话,那保住绵竹还是有希望的。

毕竟就连邓艾的儿子邓忠查探回来都表示,绵竹城高墙坚,很难攻取。可是诸葛瞻后来为什么又没有固守绵竹了呢?

因为邓艾曾经诱降过诸葛瞻,想要用王爵来说服诸葛瞻。其实这就是一种羞辱,诸葛瞻实在是忍受不了这种屈辱,这才出兵交战。可见诸葛瞻还是太嫩了,但凡有点心计,也不会上这种当。

品读《资治通鉴》[768]| 邓艾偷渡阴平,是怎样的一场奇迹?

【资治通鉴白话文】

姜维排列营垒据守险要之地,钟会进攻不能取胜,而且运粮道路既危险又遥远,打算班师。

邓艾上书说:“敌兵已经受到摧折,应乘胜进军,如果从阴平昌圆空经小路南下,可以到达德阳亭,然后直扑涪县(四川省绵阳市),涪县东距剑阁一百里,南距成都三百余里,在这里出奇兵冲击其腹心之地,那么剑阁的守军必然回师援救涪县,钟会兵团就可大步前进;如果剑阁守军不撤,那能救援涪县的蜀兵就少了。”

邓艾于是从阴平进入七百余里的无人之地,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山高谷深,非常艰险,运来的粮食也将吃尽,濒临危险的绝境。邓艾用毯子把自己裹起来,翻滚而下,将士们攀木沿崖,鱼贯而进。

邓艾的军队突然出现在江油腔册,蜀汉守将马邈投降。

诸葛瞻率诸军抵御邓艾,到达涪县后,停住不进。尚书郎黄崇是黄权之子(黄权是刘璋部下,刘备伐吴失败,黄权隔在江北,于是降魏),他屡次劝说诸葛瞻应迅速前进占据险要,不让敌人进入平地,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黄崇再三进言,痛哭流涕,诸葛瞻还是不听。

邓艾于是长驱直入,击败诸葛瞻的前锋,诸葛瞻退兵驻扎在绵竹。邓艾写信劝诱诸葛瞻说:“如果投降,必定表奏你为琅邪王(耐瞎琅邪是诸葛氏老家)。诸葛瞻大怒,杀掉邓艾的使者,列阵以待。邓艾派他儿子惠唐亭侯邓忠攻其右翼,派司马师纂等人攻其左翼。

邓忠与师纂战斗不利,都撤兵而还,说:“防御严密,贼未可击!”邓艾大怒,说:“存亡之际,在此一举,什么叫不可击!”怒叱邓忠、师纂等人,要军法从事。邓忠、师纂出军再战,大破蜀汉军,杀了诸葛瞻和黄崇。

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叹息说:“我们父子蒙受国家重恩,没有早点杀了黄皓,致使国败民亡,活着还有什么用!”于是策马冲向敌阵,战死。

《〈三国志〉故事新编》186:黄权的“荧惑守心”故事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他年少时担任郡吏,州牧刘璋征召他担任主簿。这时别驾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刘备入川,然后让刘备去迎击张鲁。黄权劝阻说:“刘备有骁勇之名。现在如果请他前来,如果任命他为将军,他肯定不会满意;如果以宾客之礼相待,那么就会一国不容二君。如果刘备有泰山之安,那么主上您就会有累卵之危。现在应当闭关封锁边境,等待张鲁粮尽退兵。”刘璋不听劝告,派人迎接刘备,把黄权外放为广汉县长。

212年,刘备和刘璋散尘决裂后进攻益州,各郡县大多望风归附,只有黄权闭城坚守。直到刘璋投降后,黄权才归降,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

215年,曹操南征张鲁,张鲁逃到巴中。黄权进言说:“蜀地如果失掉汉中,那么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曹操这是在割掉蜀地的股臂。”刘备任命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迎接张鲁。但张鲁已经返回南郑,投降了曹操。其后,刘备攻破巴郡首领杜濩和七姓夷王朴胡,斩杀曹军统帅夏侯渊后攻占汉中,人们都知道这是法正的谋略,却不知道这些都是黄权先想出来的。

刘备自称汉中王后,仍然兼领益州牧,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刘备称帝后,想要出兵讨伐东吴,黄权极力劝阻。刘备不听,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总督江北水军以防备魏军,他亲自在江南进攻。吴将军陆逊在夷陵火烧蜀军,同时派兵乘水流切断江北蜀军归路。刘备的江南部队惨败,刘备狼狈逃到白帝城中。

黄权的军队无法返回,被迫率领手下部队投降了魏国,执法部门向刘备建议抓捕黄权妻子和子女。刘备说:“是我先辜负了黄权,黄权却不会辜负于我。”还是像原来一样对待黄权的妻女子女。

曹丕问黄权:“你现在舍逆效顺,是想效仿当年的陈平、韩信吧?”黄权回答:“臣我受刘主特殊恩遇,不可能去投降敌手吴国。但是又无法还蜀,所以才前来归顺。况且我是败军之将,能够免死已经幸运,怎么敢去比拟前辈的古人!”曹丕很是感动,拜黄权为镇伍掘塌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让他陪侍左右。

蜀军中有投降的人传言刘备诛杀了黄权的妻子子女,黄权坚信这是谣言,也没有给他们发丧。后来经过落实,果然他的家室都平安无恙。刘备去世后,魏国群臣都来祝贺,只有黄权默不作声。曹丕察觉到黄权很有器量,就想故意吓唬他,于是派人召见他。黄权还在路上时,前来催促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在道路上交错奔驰,黄权的下属官员、侍从都吓得魂飞魄散,但黄权却举止自如。后来黄权领益州刺史,到河南任职。

曹睿有一次问黄权:“当今天下三分鼎立,到底哪一处是正统?”黄权回答:“这要验证于天文。往年有‘荧惑守心’的迹象,结果文皇帝驾崩。而吴、蜀二主都平安无事,这就是验证。”很巧妙的将这个敏感的话题绕开了。

大将军司马懿很器重黄权,有次问黄权:“蜀中人物像您这样的共有几人?”黄权笑着回答:“没想到明公您这样看重我!”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说:“黄权是豪爽之士,无论何时何地谈起您,总是赞叹之语,不改初言。”

239年,黄权升任车骑将军,在仪式上等同三司。240年黄权去世,谥号为“景侯”,他的儿子黄邕继承了爵位。

黄权留在蜀国的儿子黄崇担任蜀国尚书郎,跟随卫将军诸葛瞻抵抗邓艾。他们出兵到达涪县后,诸葛瞻犹豫不前,黄崇反复劝说诸葛瞻要迅速前进,把守住险要之地,不要让敌军进入平川之地。诸葛瞻没有采纳黄崇的意见,黄崇最后腔圆流泪痛哭。等到邓艾长驱直入后,诸葛瞻退到绵竹城继续抵抗时,黄崇统帅军队激励将士,和敌军决一死战,在阵前被敌军所杀。

黄其军

    作于2019年7月13日(古历六月十一)

“乐不思蜀”的配角郤正故事

“谯周独笑”的故事

喜欢耍笑人的李撰故事

蜀汉学士尹默故事

老寿星来敏故事

标签: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