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白字是什么结构的?急!!!!!!!!!!!!!!!!!!!!!!!
“白”字是整体结构,部首还是“白”。
白(bái),从丿从日。〈形〉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丿,从日。“丿”意为“不”,写在“日”的左上角,表示“在前的不算(日出前的天色不算)”,转义为“开始(从日出开始)”。
“日”指太阳。“丿”与“日”联合起来表示“从日出开始(到日落前)的天色”。
扩展资料
“白”基本字义: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2. 明亮
3. 清楚
4. 纯洁
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6. 没蠢戚喊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7. 没有付出代价的
8. 陈述
9. 与文言相对
10. 告语
11. 丧带野事
12. 把字写错或读错
13. 政治上反动的
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15. 姓。
16.京剧中的白脸
17、白席人。仔拿一种盛行于民国以前的职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
白 的笔顺
白的笔顺为:撇、竖、横折、横、横。白字笔顺共5画,白部首:白
这里分享白字田字格正确写法,想知道白字笔画顺序,白笔顺怎么写看这里!
1、白字孙凳笔画一:撇(ノ)
2、白字笔画二:竖(丨)
3、白字笔画三:横折(?)
4、白字笔画四:横(一)
5、白字笔画五:横(一派凯轮)
“白”字的基尘信础信息
白[ bái ]
白拼音: bai
白部首:白部
白笔画:5画
白结构:独体
白五笔:RRRR
白五行:水
白笔顺:ノ 丨 ? 一 一
白笔画:撇、竖、横折、横、横
与白结构相同的字?
白是上下结构,和他结构相同的字有喜,写,虎,完,全,余,朵,呆,果等等
白的结构是什么部首是什么
“白”的结构是单一结构,部首闭桥敏是白,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白米粒,引申为像霜雪的颜色、纯洁、明亮、清楚、白色的东西等义。甲骨文的“白”字是一颗白米的形状,中间的一横表示米上的丝疵。这个字,形体的发展变异不大。
虽然今天的“白”已不象一颗白米了,但从上面甲、金、篆、隶、楷的发展流程来看,还是有形迹可寻的。“白”的金文稍简,篆文讹变较大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白”。“白”,是霜雪一般的颜色,由此引申出“轿枝明亮”(如“白天方既白”)、“纯洁”(如“心白口直”)消桥、“清楚”(如“真相大白”、“表白”);又引申出“空无所有”(如“空白”、“白费劲”)、“告语”(如“告白”)等等的意思。
白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 文言文中的“白”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白”的意思有: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雪白。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白文。显著。
真诚;坦白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清楚,明白。
白 拼音[bái]部首:白结构:单一结构笔顺:撇、竖、横折、横、横释义: 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2.明亮。
3.清楚。 4.纯洁。
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7.没有付出代价的。 8.陈述。
9.与文言相对。 10.告语。
11.丧事。 12.把字写错或读错。
13.政治上反动的。 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15.姓。组词: 1.白色恐怖[bái sè kǒng bù] 白:惨白。
指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恐怖气氛。 2.白日绣衣[bái rì xiù yī] 绣:用丝茸或丝线在布上刺成花纹图案。
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3.白黑颠倒[bái hēi diān dǎo] 颠倒:错乱。
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4.白黑不分[bái hēi bù fēn] 比巧歼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5.白孝滑冲发红颜[bái fà hóng yán] 颜:脸色。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
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2. 文言文中白的意思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3. "白"在文言文中都有什么意思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致酒行》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
——《荀子·天论》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高启《书搏鸡者事》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岳飞《满江红》。
4. 古文中的“白”的几种意思
1、(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例子: 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
——《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让腔。 ——《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
——《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
——《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
——《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3、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 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4、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pure;stainless] 例子: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5、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亮;明亮。与“暗”相对 [light] 举例: 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致酒行》 6、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一无所有 [plain] 举例: 白手起家成业。 ——《杂纂新录》 7、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 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 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 白战(徒手相搏); 一穷二白 8、[汉字的]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如:念白字;写白字 9、显著 [remarkable;marked;notable;outstanding] 举例: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
——《荀子·天论》 10、真诚;坦白 [honest;frank] 举例: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11、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reactionary]。
如:白军;白匪 12、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也泛指酒杯 [wine cup] 举例: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
——《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13、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spoken part in opera]。
如:独白;对白 14、地方话 [dialect]。 如:苏白 15、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vernacular]。
如:文白夹杂 16、姓 举例: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7、清楚,明白 [know;realize;understand]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高启《书搏鸡者事》 18、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表明;说明 [demonstate;show;explain] 举例: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19、又如:自白(自我表白); 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禀告;报告 [report] 20、禀告;报告 [report]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21、上告;控告 [appeal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accuse;charge]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22、使…白 [turn white]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23、白白,平白 [in vain;for no reason]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
——《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 24、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 25、单单;只是 [only]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26、竟。
与“不”连用 [just;simply]。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5.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6. 白随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白 bái 形容词义 1、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
——《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
——《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
——《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
——《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4、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5、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6、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名词义 1、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也泛指酒杯。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
——《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 3、地方话。
如:苏白。 4、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 5、姓 白起,小竖子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动词义 1、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高启《书搏鸡者事》 2、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
——《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3、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4、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副词义 1、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
——睢景臣《高祖还乡》 2、单单;只是。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3、竟。
与“不”连用。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随suí 动词义 1、形声字。从辵( chuò)) 随,从也。
——《说文》 随无故也。——《易·杂卦》 随山刊木循也。
——《书·禹贡》 无纵诡随。——《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随入。
——《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
——《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
——《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依顺;依从。 随,顺也。
——《广雅》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北齐书·陆法和传》 3、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4、接着;随即。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
——清· 方苞《狱中杂记》 5、按照;依据。 名词义 1、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 2、中国周代国名。
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
地在今湖北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