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农历阳历换算(公历转农历生日查询表)

农历阳历换算(公历转农历生日查询表)

星慧 2023-04-2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公历和农历换算

农历转换成公历的计算公式? 因为公历(现在用的是格里历,以前还曾用儒列历)和中国农历都不是严格按一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所以两个历法没有直接的公式。

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而不利用许多像万年历一样的备猜耐数据(尽管可以简化),就达到公农历转换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能见到的所有公农历转换的软件,都存有多少不等的一些年份的历法数据。

这些数据之中,最重要的是农历的每月天数。因为农历是阴阳历,阴历部分(按月相编的部分)决定月日,阳历部分(按太阳高度编的部分)就是节气。节气基本上是与公历直接对应的,可以较容易的推算;但月相周期与地球公转的关系相对复杂,一般都需要天文观测数据授时,所以农历每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没有简单的公式。

至于公历和农历的置闰,倒都有一定的方式推算,并不困难。

如果只是天文数据,其实都还是可以算的――因为天文周期十分稳定,我们只要严格地按天文周期推算就可以了。可是还有更为麻烦的一点,就是公历和农历这些历法,并不是完全严格地按照天文上的实际周期进行的,还有许多人为的因素。最著名的就是罗马皇帝几次修改2、8等月份长短,以及儒列历中因计算不准确而人为地去掉了十天等事。中国农历也有因为古代天文观测不准确造成的 *** 颁布的历法与天象不吻合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观测的精度)。所以这两部历法都是与一个时期社会有关的东西,也就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了。

农历转换公历对照表 是公历1945年4月29日 星期日

公历和农历之间如何转换 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 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 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 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仿春12个月,大月31 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 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 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 9天。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 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 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 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 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 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 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 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 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 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 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 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 ,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 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 年多一个闰月。“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 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兆芹一月,再配合地球绕 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 历,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为与现 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一般人以 为阴历适合于农家,而名之日“农历”。

公历农历转换 回历、公历、农历的换算

(128 × 365+31)日÷ 128年= 365.2421875日/年

可见共置闰精度远高于现代的公历。

2.换算中一日误差之订正

《历法丛谈》以回历1387年为例,求算合公历之年月日。

解1:1387 × 0.970224+621.5774=1967.278088年

0.278088年 × 365.2422日=101.569日公历累计日数为101.57日可视为4月11日或4月12日。究竟是哪一日,当依两历在公历4月11日或12日间所具有同一的星期序数以订正。

依回历岁首星期序数计算公式:

[(138-1)×131+164] ÷30=6057,余20

6057÷7=865,余 2

故回历1387年元旦为星期2。(表)

按公历自1583年元旦(星期六)至1967年4月11日,共历:

1967-1583=384年,在这384年中依格列高利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加一闰日的规则共历93个闰日,又1967年元旦后一日起至4月11日又需加 100日,则

(384 × 365+93+100+6)÷ 7=140359+7=2001,余 2余2即星期2,故回历1387年元旦在公历1967年4月11日。

因公历计算星期日数采用数据较多,计算时难免有所遗漏,现引人公历日期与星期推算表阿),供参考。

应用此表查找公元1967年4月11日星期序数步骤如下:

先在本表年份表前二位数字栏目中,查到19二字所在的位置;

再在年份表后二位数字栏目中查到67二字所在位置,自19二字处平行右移,67二字处垂直下移,二者在英文大写字母栏目中相交于字母G处;

再自月份表栏目中查到4月,自4月所在位置平行左移,查到G在4月栏目所在位置;

自日期栏目查到11日所在位置,自此位置平行右移,使与4月份栏目G在星期表相交处知为星期二,结果与回历计算所得相同。故知回历 1387年元旦确为公历1967年4月11日,而不是12日。

在换算中所得公历日数常多于31日,甚至常在200―300日或更多,需要将此数化为该年的月日时,可用下列两表。

表3 公历月份及其累计日数

三 公历换算为回历

将回历换算为公历的算式移项,整理,即可得到公历换算为国历的算式

(公历纪年一621.5691)÷0.9702=回历年月日(儒略历)……………………………………………(5)

(公历纪年一621.5774)÷0.970224=回历年月日(格氏历)…………………………………………(6)

无论回历换算为公历或相反,大体都有一日之差,以星期序数订正时,回历换算为公历,以回历的星期序数为准;相反,以公历的星期序数为准。

四 国历或公历换算为中国农历

1.回历换算为农历

仅管中国农历各年在年内月数日数都不是一个相对的稳定值,给回历与公历换算为农历上带来较多的困难,但仍然可以换算。中国农历为阴阳合历,在月份上与回历同属太阴历,惟回历每月以见新月为一月之始,其日约迟于农历合朔(初一日)1―2日乃至3日,因此只要查清二者在月份上关系,便可将回历换算为中国农历。马以愚先生称:“......

怎样用公历年换算出农历天干地支 我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现代社会已很少使用。一来现今社会已经离不开国际化,沿用老的历法已经不现实;二来天干地支在民间多用于算命测字,带用浓重的迷信色彩,实在与科技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不会抛弃她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事件、诗词、字画等中,又出现大量天干地支纪年法,对他的了解、熟悉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让我们稍微了解一下: 一.天干地支之由来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 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个字, 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个字, 总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原始意义,有这样有趣的说法: 1、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起先,我们祖先仅是用天干来记日,因为每月天数是以日进位的;用地支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位个月,正好用十位地支来相配。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如《尚书。顾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择。甲子,王乃洮颂水,相被冕服,凭玉几”的记载,意思是说,四月初,王的身体很不舒服。甲子这一天,王才沐发洗脸,太仆为王穿上礼服,王依在玉几上坐着。后来,干支记日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记年,记月和记时了。 六十花甲子 中国农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 戊辰 6.已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 甲戍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

农历新历怎样换算 国历换算为公历

1.换算公式的导出

公历每年365.242 199074075 日 (简化为365.2422日),而回历每年为354.367074375日(简化为354.36707日),所以回历一年只相当354.36707/365.2422=0.970223或0.970224个公历年。又回历元年元旦定在公元622年7月16日,由于当时历法在推算上的误差,致当时的7月16日,按现代的公历应改为7月19日,自公元某年元旦至该年7月19日已达200日.相200/365.2422=0.5476公历年;又因到回历二年元旦才达到0.970224个公历年,故自回历纪年元旦换算为公历的算式即为:

(回历纪年一1)× 0.970224+622.5476年

=所求公历年月日……………………………………………………………………………(1)

或 回历纪年 × 0.970224+621.5774年

=所求公历年月日……………………………………………………………………………(2)

式中621.5774来自622.5476-0.970224。

如所求某一历史事实不在回历元旦时,可将事实经过本年的总日数化为回历年,加人回历纪年总数中即可。

然而上列公历一年的总日数,实际上是一回归年的实测数,因现用公历每年的日数实为365.2425日,它与一回归年的日数只能是基本相符,到公元四千多年后会再出现一日之差。

实际上在明万历十年九月十八日,回历990年9月16日,公元1582年10月4日前(包括4日)的公历称儒略历,儒略历每年365.25日,它每年与一回归年的差值远大于格列高利历即现代的公历,大约历128年就需多闰去一日,至万历十年已经多闰出十日了。因此,对于儒略历时期的回、公两历换算,不能仍采用(l)、(2)两式,而需依儒略历的年实际日数将上列二式略加修正即可,结果如下:

(回历纪年一l)× 0.9702+622.5393

= 所求公历年月日……………………………………………………………………………(3)

回历纪年 × 0.9702+621.5691

= 所求公历年月日…………………………………………………………………………(4)

式中0.9702为354.36707/365.25所得结果,而0.5393则系公历某年元旦至其7月16日的总日数197被365.25日除之所得,622.5393-0.9702= 621.5691。

现将两种算式自回历第52年起,每隔百年所算得的公历年月日列人下表:

国历换算为公历

自表列计算结果得知,历法不同不能用同一算式,否则误差大大。万历十年前即已发现儒略历的春分所在日期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至万历十年已差十日,因此格列高利第十三就决心修改儒略历,改革内容有两点,其一,将公历1582年10月4日之后一日原应为10月5日而改为10月15日,而星期序数不变,即该年10月4日为星期四,10月15日理应为星期一,实为星期五;其二,儒略历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四百年有百闰,格列高利历仍保持儒历四年一闰的传统,但每四百年仅安排九十七个闰年,四百年中逢百年不闰,到第四百年加一个闰年[6]。儒历与格历的岁实分别为:

儒历(365 ×300+366 ×00)÷ 400年=365.25日/年

格历(365 × 303+366×97)÷ 400年=365.2425日/年而《明史・历志》所载的 *** 宫分历(太阳历),一百二十八年闰三十一......

求农历与公历的转换公式!!! 再说你要转换也不用在excel里面用啊。 word有个日历模板,可以同时出现阳历和阴历 EXCEL本身没有这个功能,但是通过VBA可以转,但是也很麻烦,其实生日

日期里的农历公历阴历阳历怎么换算? 百度一下 太复杂了 自己研究

公历和农历是如何换算的?

首先,进行公历农历换算必须将天干、地支编号记住: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申(2)、酉(3)、碧液戌(4)、亥(5)。

如要将公历农历换算即将公历换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所对应的。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如:公元2004年是干支纪年的什么年?这里教你一哪慧盯个较简单的换算方法。

进李和行公历农历换算首先要先记准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再记住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分别是哪年,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之后就可以以此为借助点来计算。如:1911年是辛亥年,问你2009年公历农历换算后是干支纪年的什么年?换算步骤如下:(1)先2009-1911=98,再98÷10=9余8,用这个余数8定天干。(也就是假如没有余数那2008年的天干就和1911年的天干是一样的即是“辛”假如余数是1,那2009年的天干就是在1911年天干“辛”的后面一个字,即是“壬”。以此类推之。)也就是2009年的天干是“辛”后第8个字即“己”。0用98÷12=8余2,用这个余数2定地支。(方法同上)也就是2009年的地支是“亥”后第二个字即“丑”。把天干和地支合在一起即2009年的干支纪年是己丑年。

阳历和阴历怎么换算

阳历和阴历之间是不能换算的,二者采用中山慎的计算方法不同,没有特殊关系可以查询,只能分别计算。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唯槐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阴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旧历、汉历、古历等,辛亥革命后改用西方太阳历(公历),而近现代使用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历。

阴历,其计算方法是:

以太阴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6个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每月为30天。

6个双数月份(2、4、6、8、10、12月)为“小建”,每月为29天;在逢闰之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该历以30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 不设置闰月,而在12月末置一闰日,闰年为355日,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日。

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小时48分。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小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卖敬积32.6回归年相差一年。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

阴历阳历的换算公式

阴历阳历是无法换算的,因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而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两者不同。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乎首毁,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

扩展资料:

区别关系

阳历也就是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芹早做闰年,故而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按照一般的说法,也没有平年润年的区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阴阳合历,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即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历岁备

阴历和阳历怎么换算?

农历与阳历如何计算

阴历阳历转换计算公式

1、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

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如要知道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2.公历换算为农历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但各年指蚂唯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就使得回归年天数与实际天数不等,每年在日历上可差一天。这样可以将阴历经过任意整回归年在现在的日历上查到阳历(阳历一年相当阴历的月数为 365.2422/29.530588=12.36827个月)。例如,可先在1995年的日历上查得与(该年)阴历对应的阳历日期,这样就找到了临时落脚点,也就是找到了阴阳互换的关键。例如,可先以阴历四月初一(日)为引数,在1995年日历上查到对应的阳历为4月30日。由于已经计算出经过的月数,将经过的月数的尾数(小数)化为日,加在4月30日上,就得到经过(1995-1070)整年数的阳历日期,也就是起始阴历日期对应的阳历日期,即得到了待查的日期为4月30日加上0.64957×29.530588得到(1070年)5月19.1821840日。这样就得到了所给例子的阴阳历日期换算结果……”。 0.64957月的由来,

(1995-1070)×12.36827=11440.64957月

已知依泽公生于梁龙德二年(922)六月二十一日,依下表提供的2099年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数,可以算出龙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公历月日数 公元2099年农历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

(2099-922)× 12.36827=1455.45379月

余数为 0.45379月 × 29.530588日=13.4O日

因2099年五月初一日(包括该年闯二月)在公历6月19日,加上计算所得的13日为龙德二年六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即该年7月2日,则该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为该年7月22日。

3.计算结果的订正

实际上上列公历换算为农历时常有较大的误差,如熙宁三年四月初一日为公历1070年5月13日,而不是5月19日。通过中国历法所用的于支记日法求算所用两历的干支,对所求结果加以订正。

如,马依泽公生于回历310年3月20日,自回历历元起算共历日数为: 自回历元旦至其3月20日,共历79日。

自回历元年元旦至309年元旦,共历113个闰年196个平年。又回历历元在公历622年7月16日,已知该日的干支序数为50,癸丑日,减1(因自甲子起算),余49应加入下列算式中,

(309 × 354+113+79+49)÷60=1827.116667 ......

阴历怎么换算阳历?

每月初一叫做朔,最后一日叫做晦。农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后一天叫做既望 所以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并不在同一天。农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朔望月」。「回归年」是太阳接连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日(365日5小时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新月)或两次望(满月)相隔的时间,即29.5306日(29日12小时44分3秒)。 由于12个「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归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过10日,把相差累积起来便成为闰月物简。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时代,中国历法便采用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 但中国的农历和 *** 的农历以及韩国的农历计算方法唯培不一样,一般要相差一二天。 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 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0+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hcsz.myzhongsou/hy/lhy/time_detail.asp

农历和公历是怎么转换的?(怎么算的?)

你是要口算还是要用笔算?

告诉你,这样子算不靠谱的,根本算不出来,涉及到的转换不是简单的几个公式能得出,相反,它的转换相当复杂。

如果有兴趣编写程序的,我可以提供转换函数库,调用一个函数就可以实现农历与公历的互转了。

目前我已经完美地实现了转换,如果需要,我可以提供。

请问知道阳历怎么计算阴历

1、没有计算方法,只能一天一天排下来。因为农历不象阳历那样固定一年大月就是1、3、5、7、8、10、12等12个月,它经常会出现润月,而这个润月又不是固定的,所以没有计算方法

2、黄帝内经中的月份是农历三海

3、现行阳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公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

日期里的农历公历阴历阳历怎么换算?

百度一下 太复杂了 自己研究

农历和阳历转换有什么规律啊?

没有。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为一年,为历法方便定为365天(称为平年),舍去0.2骸22天,舍去的0.2422天,每4年累加为0.9688天,将近一天。因此,每四年加一天,既加在能被4整除的年份上,这一年为366天(称为闰年,即:2月份为29天),每四百年少3.12天,也就是少三个闰年,所以逢百年时,既要被4整除也要被400整除才为闰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农历则是以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即:平均29天12小时44分)为一个月,12个月算一年,为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月年,闰月年是383天或384天。19年7个闰月年。一般情况19年阳历和阴历(19被数年)能碰到一起或只差一天。

阴历和阳历与公历和农历有什么关系,时间上是怎么算的?

简单来说:阳历是按太阳算的,地球绕太阳一圈是365天六小时,农历(阴历)就是月亮了,(如:每个月十五月亮都是圆的)绕太阳一周是355天,农历一般比阳历慢一个月左右,由于农历每年比阳历少了约十天,所以农历走的快,这样的话一年快十天,十年就是一百天了,为了达到阴阳历平衡,所以嘛农历就会隔几年出现一个闰月,就这样每六十年,太阳月亮地球就会回到原来的起点,干支计年称一个“甲子”所以每隔六十年,农历和阳历就又对上号了,其实万年历只要有六十年就够了。

农历新历怎么计算?

你说的新历即公历,也称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零5小时多近6小时,平年只算365天。那多出的5小时多近6小时,平均约每隔4年加一天到2月份,所以有时公历的2月就有29天。

而你说的农历即阴历,也称夏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每月29天半。一年约为355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由于农历一年的天数与地球年(公历)相差约11日左右,所以约每3年要置一闰月,每19年要置7个闰月,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地球年(公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具体闰哪个月,则要视节气情况灵活而定,如今年便是闰5月。

正由于公历和农历的计算方法不同使每年的天数不同,而每年的第一天的起始时间也不同,所以使公历和农历的月份和日期不同步,大致相差一个月左右。

因为农历是我国历史上一直采用的历法,所以我国绝大多数的地方都是以出身时的农历来确定人的生日,这也是一种民族习惯。

但由于公历计时准确且方便,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公历,我国也早在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正式采用公历。所以在正式的场合出身年月都是用公历,如身份证、档案记录、履历表等等。

你会查万年历,了解了以上的情况后就容易懂了。再告诉你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看万年历,一般在上面用 *** 数字标示的是公历的日期,在 *** 数字下面用中文数字标示的就是农历的日期。

如你说的1991年4月7日出生的:

1、如果这是公历的日期,那万年历上对应的 *** 数字4月7日下面的中文数字二月二十三就是你农历的生日。

2、如果这是农历的日期,那万年历上对应的中文数字四月初七上面的 *** 数字5月20日就是你公历的生日。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