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玉箸是指什么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玉箸是指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
分析:铁衣:盔甲,这儿指代士兵。辛勤:辛苦。这句是说,兵士们身披盔甲,远离家乡,吃尽辛苦,时间已很长了。玉箸: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筷子一双,竖起来是两行,少妇眼泪也是两行。
玉做的筷子晶莹透明,少妇的眼泪也是如此。所以用玉箸来比喻少妇的眼泪。用玉箸来指代这些兵士的妻子。应啼别离后,是倒装句,“别离后应啼”,是说家中的妻子恐怕在与我分手之后就一直在流泪哭泣。应:恐怕的意思,表猜测。
本句出自高适的《燕歌行》。
《燕歌行》
作者:高适【唐代】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闷祥,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岁磨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作者简介:
高适为乎罩斗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与岑参齐名,也称“高岑”。
玉箸是什么意思
玉箸的意思是:1、玉做的筷子。2、眼泪。3、人死后下垂的鼻涕。4、一种书体。为笔画纤细,结构工整的小篆。
一、出处:1、唐·杜甫〈野人送朱樱〉诗:「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2、唐·李白〈闺情〉诗:「玉箸日夜流,双双落朱颜。」
3、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三·嗓》:悄毁戚「王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启陵人皆骇叹……又对云:『此玉箸也。』
二、词语分解:1、玉的解释 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
2、箸的解释 箸筷子。 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 古同“著”,明显。 笔画数; 部首:竹。
三、与玉箸相关的词语:象箸玉杯、土箸、析余模箸、箸作、箸録、箸撰、箸笼、罢箸、前箸、象箸、显箸、众箸、竹箸、箸述、箸匕
四、与玉箸相关的成语:象箸玉杯、无下箸处、张良借箸、超超玄箸、闻雷失箸、借箸代筹、箸长碗短、临食废箸、运筹借箸、战栗失箸、象箸之忧、炊金馔玉、冰清玉洁、八珍玉食、断香零玉
玉箸的拼音
[yù zhù]
本义:筷子。现可作名词,亦可作动词。多出现于古文中。
箸是中国汉族发明的非常并团明具有民族特色的进食工具。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绝告象牙精工制造的箸。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箸历史已有3000多年。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下箸[xià zhù]
拿筷子夹东西吃。
2、举箸[jǔ zhù]
拿起筷子。
3、玉箸[yù zhù]
见“玉筯”。
4、象箸[xiàng zhù]
亦作“象櫡”。亦作“象笋”。象牙制作的筷子。
5、竹箸[zhú zhù]
竹筷。
词语解释
玉箸[ yù zhù ]
⒈ 见“玉筯”。
千篇国学 QIANP.com
引证解释
⒈ 见“玉筯”。
千篇国学 QIANP.com
国语辞典
玉箸[ yù zhù ]
⒈ 玉制的筷子。
引唐·杜甫〈野人送朱樱〉诗:「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⒉ 眼泪。
引唐·李白〈闺情〉诗:「玉箸日夜流,双双落朱颜。」
⒊ 人死后下垂的鼻涕。
引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三·嗓》:「王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人皆骇叹……又对云:『此玉箸也。』」
⒋ 一种书体。为笔画纤细,结构工整的小或祥篆。
玉箸应啼别离后玉箸指什么?
玉箸应啼别离后玉箸指的是筷子。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陆消改别离后,玉箸是指筷子眼泪武器首饰此诗中喻指眼泪,形容思妇流下的眼泪多,以至于像筷子一样流淌。
此句出自《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燕歌行的创作背景
燕歌行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此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
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桥帆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早判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