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迥巴藏戏(藏戏完整版)

迥巴藏戏(藏戏完整版)

百闻百科 2024-04-0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在藏戏中白色 红色 黄色 绿色 青黑色分别象征什么?

在藏戏中,白色、红色、黄友尺色、绿色、青黑色的主要象征如下:

1、白色:象征纯洁、善良、温和,无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长寿。

2、红色:象征权力、正义,表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凡扮演国王、大臣者均戴红色面具。有时藏戏里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忿怒状也常用红色。

3、黄色:象征容光焕发、功德广大、知识渊博,一般意为活佛、仙翁。

4、绿色:象征贤良智慧;美貌端庄,属于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

5、青黑色:象征凶恶,为凶怒相。

扩展资料

藏戏的主要流派

活跃在日喀则地区范围内的藏戏演出者,因其所佩戴面具以蓝色为主色调,被称为蓝面具流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蓝面具流派又融入各地民间歌舞等因素,形成了著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蓝面具三大流派,即昂仁县迥巴藏戏、仁布县江嘎尔藏戏、南木林县香巴藏戏。

1、昂仁迥巴藏戏

昂仁县的迥巴也称迥·日吾齐巴,是日喀则蓝面具藏戏中成立最早的职业性戏班。为公元十五世纪唐东杰布晚年在家乡住持日吾齐寺时创建。

2、仁布江嘎尔藏戏

仁布江嘎尔藏戏是日喀则蓝面具流派著名的职业性戏班,创建于明代帕竹地方政权时期。江嘎尔藏戏班严格按照传统剧本进行演出,注重文唱。唱腔保持了古老淳朴、高亢粗犷、浑厚庄肃的特点,舞蹈表演节奏悠沉缓慢。

3、南木林香巴藏戏

南木林香巴扰做藏戏是日喀则蓝面具流派中成立较晚的职业性戏班。好李高香巴藏戏把从觉木隆学来的部分唱腔,揉合到香巴唱腔中,同时进一步吸收香河两岸民间歌舞和香巴噶举派宗教艺术,使香巴藏戏的表演艺术日臻完善并独具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戏

藏戏的价值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锡金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演出一般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桑王子》、《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八大藏戏”。藏戏的服饰,虽没有设立行头衣箱的习惯,但是演出服装丰富多彩,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高原雪域特色。演员一般不化装,主要绝纳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每年的“雪顿节”是藏戏班子纷纷演出的日子,故雪顿节有“藏戏节”之称。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消明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藏戏的剧本也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应用格言、谣谚和成语,甚至还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华。

觉木隆藏戏是在所有藏戏剧团和流派中艺术方面发展最为完备丰富、影响最大、流传也最广的一种,拉萨、山南地区的藏戏团体多数是属于觉木隆派的。日喀则迥巴藏戏是我国藏民族戏剧中最为古老、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流传于西藏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县。迥巴藏戏既开创了新颖华丽的蓝面具藏戏风格,又保持了藏族最为古老的发声法,以及宗教祭祀与古老杂技糅合为一体的表演。湘巴藏戏也称“常·扎西直巴”,主要流行于南木林县的多确、卡则、琼、山巴等地,整个风格特点较接近于江嘎尔。江嘎尔藏戏发源地在仁布县江嘎山沟,其影响仅次于觉木隆。山南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其鼓钹伴奏、唱腔、服饰等与西藏其他藏戏不同。白面具派藏戏琼结卡卓扎西宾顿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该团以独特的唱腔闻名于全藏,并且在藏戏演出过程中要表演一段名为《吉祥九重》的歌舞,这在其他藏戏演出中是没有的。另外,这些藏戏团体的演员均为男性,女性角并桥没色也由男性扮演,这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什么叫八大藏戏

“八大藏戏”指的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册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模高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的演出形式:

藏戏的演出分为三个部分:开场仪式戏“阿若娃”、正戏“雄”和吉祥收尾仪式“扎西”。开场仪式又称“温巴顿”或“甲鲁温巴”,其内容主要是净场祭祀,祈神驱邪,祈求祝福,并介绍剧情。出场人物一般有:甲鲁二人,温巴七人、拉姆七人。

传说这三种人物是根据《曲结洛桑》剧中人物演变而来。甲鲁是王子,温巴是渔夫或猎旦姿尺人,拉姆是仙女。表演时先是温巴戴着面具又唱又跳,然后甲鲁领着一群仙女出场歌舞,借以介绍演员,讲解正戏的剧情,招揽观众。

“雄”是正戏,先由“温巴格更”(即戏师)用快板韵白介绍故事情节、地点、环境、人物造型、唱词等,然后人物上场。演出时间长则三天三夜,甚至六七天;短则二三小时,皆由戏师控制决定。

标签: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