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象征王者威仪的玉钺,它是如何从实用器逐步演化为礼器的?
- 2、玉钺 [yù yuè]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 3、玉钺怎么读
- 4、玉质的钺有何特殊意义?
- 5、玉钺的解释
- 6、大汶口文化玉钺有何特点
象征王者威仪的玉钺,它是如何从实用器逐步演化为礼器的?
钺,王者的威仪。一柄斧子是如何化作权杖,化作神器的呢?在此期间古人的思想观念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化和提升呢?隐衫局
钺本身是斧子的衍生品,它之所以被称之为“钺”是因为它由原本实用的工具转化成了权杖、神器和礼器,正因为它有别于实用性的斧子,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斧子的功能。
斧是一种简单的省力机械(即“尖劈”),根据斜面原理,在做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尖劈机械所需要的力会比较小。另外,斧的重心靠前,可以把力聚集在一个点上。人类使用斧子时,利用这些力学原理,能够以小力发大力,劈开坚硬的木头或骨头。斧是常见的武器,同时也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之一。相比于实用的斧子,钺的功能则显得比较单薄。其实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钺就成为了象征着成年男子的一种器具。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它最终在商周时期,登上了象征王权、君权的高峰时期。
关于钺的演化发展我们要从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谈起。最早的钺与石斧没有多大的区别,到后来因为石斧在使用中具有较强大的杀伤力(与同时期的武器相比较而言)所以它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刑具,然后又转变为玉器。说起玉制的钺,我们就必须谈到早期的玉器,早期的玉器分为两大类,即装饰品与实用器具。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在这两类玉器的基础上又分化出礼器。史前玉礼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璧、琮、钺,而这些器具都是起源于实用工具与饰品。璧、琮、钺的意义,分别与天、地、人相关联,即是祈天、祷地、治人。而我们今天重点讲解的是具有玉兵内涵的——钺。
就玉钺的意义而言,它的意义可能高于璧、琮。因为礼器是权力的影子,人类社会在需要建立崇高权威的时候,很自然地造出了权力的象征物,而玉钺直接来自于斧子,斧子在原始社会看来是一种很具威力的工具。而权力,是一种无形的威慑。绝对的权力,至高的权力,常常又要借助有形的物件来做象征,做标志。而斧子这种现成的物件,与权力确立联系也就非常自然,也很容易得到认可。
我们注意到,许多史前时代末期与青铜时代早期遗址都出土了不少玉斧玉钺,以玉为斧钺,真的是拿它们当作斧子用么?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许多的玉质斧钺都没有见到明显的使用痕迹。玉钺的器形,虽然脱胎于斧子,但它要远比斧子的意义高得多。
就玉钺的造型而言,玉钺造型多样,有璧形钺、风形钺和斧形钺之分。璧形钺扁平,有大圆穿孔,形似玉璧。除此以外璧形钺还有两侧呈齿状突起,刃作连弧形,刃口锋利的这种造型。
而所谓的风形钺,就是说它的外形,上面窄下面的刃部较宽,有点像汉字“风”字,有的风形钺两侧有扉牙,刃部平直,两端上翘。风形钺亦称“戚”。
斧形钺外形像石斧,但其制作普遍比较精美,无使用痕迹,所以说这种斧形钺可不是像石斧一样用于砍伐树木的。这种玉钺上会刻兽面纹,多出土于古蜀地,而这些兽面纹其实应当是古蜀人崇拜的神灵的样子,在古蜀人看来这种斧形钺是一柄威力无比的神钺。
而些不同形式的玉钺背后的主人,也许就是某个部落的首领或大王。他们认为自己拥有这神钺,就拥有了沟通人神的法宝。而玉钺也应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权杖,臣民在这个权杖的指引下赴汤蹈火。
所以,玉钺显然是象征权威的,是英雄时代的产物。但玉钺最初的雏形是脱胎于石斧,属于兵器,钺作为兵器,形制似斧,关于这一解释来自于《说文》曰:“大者称钺,小者称斧。”又说“戉,大斧也”。钺之形状,较之斧更为宽大扁平。钺之材质,有石、玉、铜、铁。按文献所述,钺之色泽,又有玄、黄、白、朱之分。
至于石斧如何进阶为玉钺,这就与新石器时代的权利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石器时代,石斧是使用很广泛的生产工具。后来石斧有作为战争武器使用,当然战争指挥者手中的斧是用玉制成,而这种灶让玉质的斧子成为指挥者的权杖。为了区别于其他斧子,它被绘有华丽的装饰图案,再到后来,用于权杖塌睁的玉斧不再满足于纹饰的特殊性,于是在形状方面也出现了明显改变,斧身变薄,斧刃变宽,演变成为了并不能实用砍伐的象征性用具,也就有了“钺”这个专用名称。再到商周时期,钺开始用于仪仗,祭祀及殡葬使用,不属于兵器,材质常用青铜和玉制成,这两种材质在商周属于珍稀材质,所以这两种材质的钺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王室诸侯的专属物品。关于钺在礼仪方面的用途,一直到清末还有沿用。
早期文字中将“钺”写作“戉”。而这个戉字被先民们用作指代王,这表明在早期戉即是王。而王者则是一族或者一国的专称。甲骨文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从已辨识的甲骨文“戊、戉、戍、成、咸”等字来看它们都是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周汉时代对“王”字有一些解释。《说文》云:“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因此从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认定斧钺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
故而不管是从汉字方面来讲,还是从新石器时期的实用工具的演化来讲,钺这种兵器通过材质、纹饰、造型的变化完成了王权的符号化。顺利的成为了王权的象征。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玉钺这种玉兵的进阶,应当是人类从原始文明走向封建制度这段过渡时期观念变换的重要体现,是早期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给人威仪感,庄重感和神秘感钺,已经被当今社会的人们所遗忘,人们已经遗忘了它的模样,遗忘了它的作用,现在的它们只能静静的躺在博物馆的展柜之中。
玉钺 [yù yuè]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玉钺 [yù yuè] [玉钺]基本解释
1.古代武器大斧的美称。2.饰玉或玉制的钺。古代作为仪仗或用于殉葬。
[玉钺]详细解释
古代武器大斧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文坛如命将,可以持玉钺。”
饰玉或玉制的钺。古代作为仪仗禅侍闷或用于殉葬。
《新五代史·周臣传·王朴》:“ 世宗 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四。” 清 唐甄 《潜书·善游》:“ 夏后氏 之琱戈, 殷 人之玉钺, 周 人之石鼓,皆寳也。”
[玉钺]百科解释
报错 更多→ 玉钺
[玉钺]英文翻译
Jade Axe
[玉钺]相关词语 奢侈 狭隘 通驰 蹒跚贺弯谈旦 *** 鳌头 早安 恣睢 雅兴 转换 怏怏 隐秘
玉钺怎么读
[yù yuè]
基本释义:
(1).古代武器大斧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文坛如命将,可以持玉钺。”
(2).饰玉或玉制的钺。古代作为仪仗或用于殉葬。《新五代史·周臣传·王朴》:“ 世宗 临其磨顷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四。” 清 唐甄 《潜书·善游》:“ 夏后氏 之琱戈, 殷 人之玉钺, 周 人之石鼓,皆寳也。”
(3)玉钺,一般为深灰绿色不透明玉质,带有贝类遗骸沉积结构的蛇纹石,沉积层清楚。器面钻双孔,一大一小,小孔埋慎属端孔,大孔属背孔,皆为单面钻。此器既大且美,应为古代象征权力的瑞弯游敬器。
玉质的钺有何特殊意义?
玉钺不仅更为坚硬锋锐,且色泽美丽,自然受人珍重,常被送给氏族纤耐游中的军事首领使用,逐渐这种特制的玉钺就成为权威和身份的象征物。在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玉钺上还刻有神人乘兽的徽记,装有玉质的冠饰和尾饰的钺柄亩前,更使玉毁销钺显得华美。它们都是在当时的身份较高的军事首领或巫师的墓中被发现,正是那些人权威和地位的象征物。
玉钺的解释
玉钺的解释
(1).古代武器大斧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文坛如命将,可以持玉钺。” (2).饰玉或玉制的钺。古代作为仪仗或 用于 殉葬。《新五代史·周臣传·王朴》:“ 世宗 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四。” 清 唐甄 《潜书·善游》:“ 夏后氏 之琱戈, 殷 人之玉钺, 周 人之石鼓,皆寳也。”
词语分解
玉的解释 玉 ù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 光泽 ,略透明,可 雕琢 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培桥玉。 金玉良言 。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 别人 的 钺的解释 钺 (钺) è 古毁改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 中国 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 礼配余猛仪 、殡葬用。 古星名。 部首 :钅。
大汶口文化玉钺有何特点
玉钺是表示拥有军事权力的玉礼器,在进 人父系时代的大汶口文化中就有发现。大汶口 文 化玉钺以 1966年在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的一 件为典型器。这件玉铺的形状像当时的石斧,刃 端呈少半圆弧形状,两侧边平直,上端有两个小 孔 ,孔系由一面钻透,其中一孔原已残缺
龙山文化的年代正处于人类进人文明社会 之 际 ,所以此期玉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龙 山文化分布很广,有几种类型。 山东龙山文化 分布在山东地区,是大汶 口文化的直接延续。但山东龙山文化玉器出土 数 量 不 多 ,在两城镇遗址发现扁平穿孔玉刀、 阴刻兽面纹玉锛、三牙璧及鸟头、鸟形玉饰。 山西龙山文化 是龙山文化的一种类型, 以 山 西 襄 汾 陶 寺 等 地 墓 葬 的 出 土 物 为 主 ,叫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 约公元前2300~前2000 年 。现已发现成批的玉器,有玉钺、玉瑗、玉 琼 、玉铲等礼器和制作精良的玉梳、玉管、玉臂 环等。玉铺和玉瑗的数量较多,用墨玉、玉髄、 石英岩、大理石岩、蛇纹答租石岩等制成。 陕 西 龙 山 文 化 以 陕 西 神 木 县 石 峁 遗 址 约公元前2300~前2000年 为 代 表 ,出土玉 器数量较多,有牙璋、圭 、璧 、璜 、斧 、钺 、 戈 、刀 、玉人头像、玉 蚕 、玉虎头、玉 蝗 、玉 螳螂等。除 玉 璧 、玉璜可用作佩饰外,玉哗轮 圭 、 玉 斧 、玉 钺 、玉 戚 、玉刀的刃部钝厚,无使用 痕 迹 ,是当时的玉礼器。玉牙璋发现了28件 , 是举行祭祀活动的礼器。玉刀发现乱举信近40件 ,又 长又大,刀身有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