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杨振宁(杨振宁的个人资料及简介)

杨振宁(杨振宁的个人资料及简介)

admin 2024-04-1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杨振宁是谁?

杨振宁 老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杨振宁 老先生更是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物理学,并且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可以说杨振宁老先生在凝聚态物理和粒子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给中国物理学相关方面的研究提升了一个高度。

杨振宁 老先生在自己的百岁寿宴中不小心摔伤住院,在住院后更是一度憔悴让很多人都担心杨振宁 老先生的身体到底如何?大家也通过社交平台去寻找杨振宁 老先生的最新信息,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杨振宁 老先生现在由自己的妻子贴身照顾。但也因为年纪确实非常大了,身子骨已经不如以往那般硬朗。此次摔伤也给杨振宁 老先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在医院进行长期疗养。

据杨振宁 老先生的家人透露,此次杨振宁 老先生不小心摔伤让大家都非常担心。这次的摔伤造成杨振宁 老先生脊椎骨裂,对于年岁非常高的这位老人而言是非常严重的。媒体也晒出了杨振宁 老先生住院后的照片,照片中的杨振宁 老先生面容非常憔悴。躺在病床上并没有办法翻身,头发花白的他依旧没有停止工作。躺在病床上面依靠手机支架一直在完成自己的任务,让非常多网友都很动容杨振宁 老先生的认真。很多网友看到这一幕后也纷纷表示,真的很感谢国家能够拥有杨振宁院士这样的优秀人才。感谢他们为国家不断的付出,杨振宁 老先生的精神也非常值得晚辈们去学习。

根据媒体的爆料,杨振宁 老先生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已经回到家中继续休养。毕竟医院的条件就算再好,也没有自己家住的舒心。对于杨振宁 先生此次的摔伤,有专业人士也表示要经过长期的修养才能够恢复。毕竟老先生的年纪也很大了,不像年轻人的新陈代谢功能快。

杨振宁是干什么的科学家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之一。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获鲍尔奖、1996年获玻戈留玻夫奖、1999年获昂萨格奖、2001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学术任职:

杨振宁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

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

1995年,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

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

2009年,兼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2018年4月,担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2020年8月,受聘担任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名誉院长。

杨振宁的资料简介

杨振宁简介:杨振宁(1922——)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2年9月22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去美国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的指导下研究理论物理,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49——196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年起任教授,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章。

杨振宁的资料

杨振宁主要从事统计力学、量子场论、凝聚态物理、基本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密尔斯共同提出杨——密尔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打下了基础。另一项杰出贡献是: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提出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为此,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1949年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复合模型——费米——杨模型。1957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二分量中微子理论;与李政道和奥赫梅合作提出在β衰变中不仅宇称不守恒,而且电荷共轭也不守恒;与李政道合作、与朗道和萨拉姆各自独立地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组合宇称(CP)守恒的假设。1959——1962年,与李政道合作实验分析高能中微子和W粒子的研究。1974年——1975年与吴大峻合作提出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以及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67——1985年与邹祖德合作提出高能碰撞理论等。在统计力学方面,1952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关于相变的理论。1966——1969年间与杨振平合作得到关于数种模型的严格解。在凝聚态物理方面,1961年与拜尔斯合作对磁通量量子化的解释,1962年提出非对角长程序观念等。

杨振宁于1971年夏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振宁的成就有哪些?

1、相变理论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

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

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2、玻色子多体问题

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

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

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不过,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3、杨—Baxter方程

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1967年,杨振宁发现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费米子量子多体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矩阵方程,后被称为杨—Baxter方程(因为1972年Baxter在另一个问题中也发现这个方程)。

1967年,杨振宁还写了一篇于翌年发表的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此问题的S矩阵。后来人们发现杨—Baxter方程在数学和物理中都是极重要的方程,与扭结理论、辫子群、Hopf代数乃至弦理论都有密切的关系。

杨振宁当年讨论的1维费米子问题后来在冷原子的实验研究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他在文中发明的嵌套Bethe假设方法次年被Lieb和伍法岳用来解出了1维Hubbard模型。Hubbard模型后来成为高温超导的很多理论研究的基础。

4、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

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关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纠正了London推理的错误。

在这个工作中,杨振宁和Byers将规范变换技巧运用于凝聚态系统中。相关的物理和方法后来在超导、超流、量子霍尔效应等问题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5、非对角长程序

1962年,杨振宁提出“非对角长程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从而统一刻画超流和超导的本质,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

这是当代凝聚态物理的一个关键概念。1989到1990年,杨振宁在与高温超导密切相关的Hubbard模型里找到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本征态,并和张首晟发现了它的SO(4)对称性。

标签: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