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鲁肃的性格特点是什么(鲁肃的性格特征?)

鲁肃的性格特点是什么(鲁肃的性格特征?)

东毅 2023-04-0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鲁肃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谋士。

最主要的性格特点,就是仁义忠厚。

由于环境和时间的改变,他的性格有时候崇高,有时候滑稽,但总的来说,这个人的形象的仍是忠诚、果敢、理智的。

鲁肃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鲁肃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

鲁肃的性格特点

鲁肃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仁义忠厚。仔细分析,由于环境和时间的改变,他的性格时而崇高的一面占上风,时而滑稽的一面较显著,但归根结底,主宰这个形象的仍是忠诚、果敢、理智等优秀的品行。

鲁肃的性格:忠厚不代表无用

小说中的鲁肃在见识和决断上,比不上周瑜,但忠厚老实远远过之。在小说的描写下,那个深谋远虑、眼界非凡的历史人物鲁肃没有了,只有老实得近乎窝囊的小说人物鲁肃。当鲁肃这个借荆州的保人被刘备君臣“装进去”之后,以及当他为了收回荆州而往返奔波,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时候,恐怕没有几个人,会产生以鲁肃为做人榜样的念头。

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的诸葛亮,同周瑜是一个类型。当周瑜火烧赤壁战胜曹操之时,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岂不是活脱脱的得胜后的诸葛亮?而一旦失计,招亲弄巧成拙,诸葛亮立马就变成了周瑜。

许多人都看不上鲁肃的忠厚,甚至暗暗地赞赏“忠厚是无用的别名”这种所谓格言。然而,在职场上,忠厚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在职场上,只有选择鲁肃,才能成也自得,败也坦然。

在市场竞争中,先谋败,后谋胜,才有可能成为鲁肃。不谋败,只谋胜,迟早会变成周瑜。前者是孙子兵法的真谛,后者是三十六计的厚黑。

鲁肃的性格:愚商的作用大于孔明的智商

本质上鲁肃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虽然在心高气傲的周瑜和才略超群的诸葛亮面前显得暗淡无光,但是他高明的战略思维和谋略艺术,总是在他的主公孙权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高人一筹。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稳固的孙刘联盟,就 没有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也就没有后来江东基业发展成为吴国的升华。

鲁肃的性格:善言辞

鲁肃这个人物在当时对东吴、对“孙刘联盟”、对三国鼎立,作出了无人可及的贡献,他是一个相当有头脑和眼光的人,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个表现得十分憨厚而近乎愚笨的“鲁肃”。

孙权常常单独请鲁肃同榻共饮,商议国策。鲁肃谏议孙权割据江东,然后称帝。赤壁大战之前,鲁肃与周瑜力谏孙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周瑜病危时推荐鲁肃接替他负责防务。46岁的鲁肃病死后,孙权亲为吊孝。

鲁肃的性格特点都有哪些 鲁肃的性格特点

1. 鲁肃的性格特点:诚实善良、谨慎、低调、谦虚、诚实守信。俗话说:鲁肃诚实;要诚实;荆州通常运行;这个结果是徒劳的。

2. 鲁肃的性格特点是:眼光长远,是一位才华横溢、视野开阔的指挥家。在他的性格中,他诚实,几乎愚蠢和优柔寡断,经常被利用。此外,鲁肃还是一位胸怀宽广、才华横溢、热爱祖国的大臣。

鲁肃的性格特点 具体一点~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以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出现,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

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赤壁战后,鲁肃在诸葛亮的设计下,成为保人,将荆州“借”予刘备,此后多次讨要不成,处于两难的境地。

扩展资料

鲁肃于公元217年卒于岳阳,岳阳是鲁肃生前镇守的城池,岳阳楼最早即是鲁肃的阅兵台,岳阳鲁肃墓位于岳阳市岳阳楼以东约500米处。坟堆耸立如丘,高8米,直径32米,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周围砌有石栏杆。显得肃穆庄重,使人肃然起敬。

鲁肃遗腹子鲁淑长大后,历任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假节、夏口督,他治军严整, 有才干,于274年病逝,由其子鲁睦承袭爵位并统领兵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肃

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鲁肃是个了不起的战略家!

很多人对鲁肃的认识来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鲁肃就是个毫无主见的老好人,历史上的鲁肃不但有主见,他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是个了不起的战略家。

鲁肃,字子敬,安徽定远人,三国时期东吴武将,政治家。鲁肃富豪出身,年轻时热衷骑马射箭,不理家事,被人称为“狂儿”。

鲁肃在赤壁之战前,力主抗曹是鲁肃公认的功绩。实际上,鲁肃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东吴版三分天下,提出的时间早于诸葛亮,鲁肃对形式大局的认识高人一筹,鲁肃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有以下几点。

1 汉朝大势已去,群雄并起,天下分崩离析,恢复汉朝天下已经不可能了,东吴应该抓住时机,以成霸业。

2 曹操已经统一北方,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已具有明显的优势。

3 孙权应该稳住江南,消灭刘表,占领长江以南以成霸业。

可见鲁肃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诸葛亮惊人的相似,鲁肃更了不起的是,分割荆州。

鲁肃认为曹操势力强大,东吴无力抗衡,与其独自抗曹,不如把荆州(东吴在荆州还没有站稳脚跟)借给刘备,借刘备的势力抗衡曹操。

这是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自己处于绝对优势下(相对于刘备)情况下,鲁肃头脑清醒,从大局出发,向比自己弱小的对方做出巨大让步,割荆州与刘备,共同抗曹,这是个战略家的大手笔。

至始至终,鲁肃都主张联刘抗曹,即便刘备不还荆州,鲁肃虽然据理力争,但是总体上顾全大局,坚持孙刘联盟。

鲁肃死后,孙刘联盟破解(刘备不顾诸葛亮反对,诸葛亮也是坚持孙刘联合抗曹),继而兵戎相见,夷陵之战后,冷静下来的孙刘两方,最终还是握手言和,联手抗曹。

吴国和蜀国的灭亡也证明了鲁肃孙刘联盟的远见。

21世纪的美国也有位战略家,他叫马歇尔,提出了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这和鲁肃的借荆州与刘备,共同抗曹的战略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