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明史专篇十六:晋王朱棡性格残暴,可是他儿子比他还“牛”
- 2、晋恭王朱棡: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哪能轮得到朱棣当皇帝
- 3、朱元璋的五个儿子叫什么名字
- 4、晋王朱棡突然去世,导致朱元璋不得不在临终前出手对付燕王朱棣?
明史专篇十六:晋王朱棡性格残暴,可是他儿子比他还“牛”
前言导语:上篇介绍了秦王朱樉放飞自我、荒诞不经的一生,最后自食恶果死在了宫人的手上,还被老爹朱元璋亲赐恶谥“憨”。
这篇来介绍下他的三弟,和秦王有一拼的晋王朱棡一脉。
朱棡生于元末乱世,从小便见惯了沙场上的腥风血雨,自小养成了残暴不仁的天性。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后,更是仗着天高皇帝远目空一切、肆意妄为。
就藩太原后,朱棡视人命如儿戏,动不动就给忤逆自己的人来个五马分尸。而且性格暴躁,就连平日没有得罪他的人,也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就会被他严刑折磨,平日里被他打骂、欺压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秦王朱樉被人下毒致死后,明太祖朱元璋特意写信告诫朱棡要以此为诫。
朱棡还曾因为私藏兵器、意图谋反被自己人告发,这也和他平日虐待治下官民有很大关系。总而言之,朱棡就是个多行不法、骄纵奢意的藩王,很不得朱元璋的喜欢。
可是要对比起他的儿子,朱棡的种种荒诞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最多算“性情中人”而已。这个儿子就是第三代晋王朱济熿。
朱济熿是朱棡的庶三子,本来无缘于晋王之位。他从小性格残暴、无法无天,倒是和燕王的二儿子朱高煦臭味相投、关系很不错,不光是父亲朱棡不喜欢,就连明太祖朱元璋也不看好这个孙子。
洪武三十一年朱棡死后,王位由嫡长子朱济熺承袭。可是没过几年,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坐上了皇位,这个时候朱济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幼年时期的朱济熺和建文帝朱允炆一起在南京读书,和朱允炆的感情比较深,他对朱棣“篡位谋国”心怀不满,遭到朱棣的猜忌。而这时,他不安分的三弟就开始找茬了,不断在朱棣面前诋毁大哥,再加上朱济熿的正妃李氏刚好是李景隆的女儿,而李景隆是对朱棣“靖难”有大功的人。
经过朱济熿持续几年的诬陷,到了永乐十二年,成祖朱棣废掉了朱济熺的晋王爵位,改由朱济熿承袭王位。
按说以庶子身份扳倒了大哥、承袭了王位该满足了,可是他坐上王位后就没干过一件好事,倒是记载了不少有关他的恶行。
朱济熿成功上位成晋王后,性格更加残暴,对被废的大哥一家是非打即骂,就想着怎么尽快除去这个隐形的祸患。可是成祖朱棣只是下诏废了朱济熺,并没有明令要杀他,这让朱济熿很不满,他始终觉得只要大哥还活着,对自己就是一种威胁。为此,他想尽办法折磨大哥一家,还阴谋害死了嫡母谢氏(朱济熺的生母)。不光如此,他见父亲朱棡曾经的侍妾吉祥很是美貌,竟然公开霸占了这个后母,实实在在的有失纲常、大逆不道。
不过朱济熿虽然胡作非为了几十年,最后也没落得好下场。宣德元年(1426年),宣宗朱瞻基继位,汉王朱高煦起兵反叛,数月便成了朱瞻基的阶下囚。而朱济熿由于平日待人凶残,惹得属下人人自危,最后被自己晋王府的门人告发曾参与朱高煦的叛乱。
对于这样一个恶名远播的堂叔,宣宗皇帝也没客气,很快便革去了他的晋王爵位,将他送进了高墙之内。从此之后,朱济熿便过上了看蚂蚁上树、赏日起日落的囚徒生活,直到亡故。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等。
晋恭王朱棡: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哪能轮得到朱棣当皇帝
1970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了一批明太祖朱元璋110篇亲笔密旨,其中有96份都是发给明朝第一代晋王——晋恭王朱棡。
在这批密旨中,小到养羊养马、屯田筑城,大到出兵作战、捕杀功臣,事无巨细,都有朱元璋的亲自指点。
相比仁厚的太子朱标,荒唐的秦王朱樉,作为明初实力最强大的藩王—— 晋恭王朱棡远不是电视剧《山河月明》里那般勇而无谋、风头都被朱棣抢走的形象。
相反他是朱棣最大的竞争者,如果朱棡没有早死,恐怕轮不到朱棣当皇帝!
正因如此,朱棣登基后对朱棡的子孙恨之入骨,百般打压。
直到朱棣祖孙三代皇帝相继驾崩,晋王府才恢复应有的地位。
晋王朱棡出生于元至正十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
洪武三年受封为晋王,封地太原。洪武六年奉命迎娶太原卫都指挥使谢成之女为妃,生下长子朱济熺。
根据明朝官修史书《明太祖实录》记载,晋王朱棡少年时曾受教于大儒宋濂, 聪明英锐,颇有智数 。而且生得眉目修耸,美须髯,顾盼有威,在一众皇子亲王中格外出色。
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五个儿子中,太子朱标仁慈宽厚,秦王朱樉荒唐跋扈,周王朱橚喜欢医术,而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是同类人,都是长于军事,也都是野心勃勃。
与朱元璋同时代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下了千古名言 “既生瑜,何生亮” 。
如果晋王朱棡有机会看到的话,那他恐怕也要感叹一句“既生晋,何生燕”了!
晋王朱棡一生只活了不到40岁,其中一半时间在南京当皇子,一半时间在太原当藩王,和北平的燕王朱棣互相较劲,想让自己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藩王。
洪武十一年,晋王朱棡和秦王朱樉一起去封地就藩。
相比二哥拖家带口,晋王朱棡显得形单影只,他的王妃谢氏已于洪武九年去世,儿子朱济熺被马皇后留在南京照料。
踌躇满志的朱棡孤身一人踏上了去太原的路程。
太原在元末明初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朱元璋在朱棡临行前就告诫他到了太原之后要休 养生 息,不要透支民力。
然而晋王朱棡还没到太原,半路上就把厨师打了一顿,朱元璋听说此事后,连忙下旨训斥:
朱元璋这番话颇有深意,他告诫晋王不要随便和下人结怨。从最后结果来看,秦王死于宫人下毒,建文帝败于宦官泄密。
而燕王朱棣非常善于笼络人心,不仅在藩王勋贵中威望甚高,甚至连皇宫里的太监都为他所用,这让朱棡非常不满。
自古都是长幼有序,燕王作为弟弟却抢了自己的风头,性格骄纵的朱棡非常看不惯燕王的作派。
到了太原后,朱棡除了每天修城筑墙,操练军马以外,就是想着和燕王朱棣互相较劲。
有一次晋王进京朝见,恰好碰上了燕王。晋王出言讥讽,燕王也不甘示弱,兄弟俩在大庭广众之下吵了起来。最后竟把燕王气到径直回了北平。
兄弟俩人如此剑拔弩张的关系,让朱元璋也非常头疼。
虽然朱元璋有意让藩王互相制衡,但是晋、燕二王水火不容的关系,日后难保不会同室操戈。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派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一起出塞讨伐北元乃儿不花。
根据正史记载,朱棣兵不血刃招降了乃儿不花,大出风头,晋王朱棡畏敌不前,一无所获。归来后朱元璋却给两个儿子各赏赐了一百万锭宝钞。
难道是朱元璋赏罚不分吗?根据日本内阁文库收藏的《献园睿制集》记载来看,事实远非如此。
《献园睿制集》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所作的文集,其中有一篇《与晋府书》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发给晋王朱棡的信件,朱椿在信中写道:
在这封信里,招降乃儿不花的是晋王朱棡,而非燕王朱棣。相比极力粉饰朱棣的明朝官修史书,由蜀献王朱椿亲笔撰写的书信无疑更具有可信性。
此战之后,晋王朱棡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干将,成为明朝出塞作战的主力之一,而另一个就是燕王朱棣。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当时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已经夭折,朱棡的长子朱济熺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孙。
为了打消晋王的野心,朱元璋强令他把留在南京的朱济熺带回太原,并册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同时紧锣密鼓地策划清洗淮西功臣。
朱标与原配常氏(常遇春长女)还生有一个幼子朱允熥,这位朱允熥的外戚关系非常显赫,开国公常升是他的舅舅,凉国公蓝玉是他的舅姥爷。
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常、蓝两家成为朱元璋的主要打击对象。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旨命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升等人立刻回南京议事,手中兵马全都交给晋王节制。
几个月后,蓝玉被朱元璋凌迟处死,其嫡系部队——府军前卫的大小军官都被诛杀殆尽,常遇春之子常升被秘密处死,常家流放云南。淮西勋贵几乎被朱元璋一网打尽。
根据朱元璋发给晋王府的密旨记载, 晋王朱棡也在蓝玉案中出了大力,带兵抓捕处死了众多公侯,其中甚至还有自己的老丈人永平侯谢成。
前文提到朱棡的原配谢氏早死,后来朱棡又续娶妻妹为妃,这位小谢王妃直到宣德年间才去世。也不知她看见丈夫抓了自己的父亲,会作何感想?
同样遭殃的还有朱棡的儿女亲家、也就是晋王世子朱济熺的岳父傅友德。
他虽然没有死于蓝玉案,但是朱元璋早已将他列入了死亡名单。
洪武二十七年,颖国公傅友德被赐死。
次年,周王朱橚的岳父宋国公冯胜也被赐死。
也是在这一年,秦王朱樉因虐待宫人被毒死。
晋、燕二王成为诸王之长,主持洪武末期的北方军务。
即使是皇太孙朱允炆对这两个叔叔也非常忌惮。
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同室操戈在皇室并不少见。
秦王死后,朱元璋希望晋王、燕王能够互相制衡,若是一方有异心,那么另一方可以召集诸王群起攻之。
然而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太原晋王府传来一个噩耗——晋王朱棡突然去世,年仅39岁。
朱元璋非常悲痛,下旨追谥朱棡为晋恭王,并遣使册封晋王世子朱济熺为新一任晋王,告诫他 “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也” 。
可是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失去了制衡的燕王朱棣已然势大,而朱元璋的身体情况已经无法让他再给皇太孙铺路了。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改元建文。
朱允炆一登基,就想解决掉燕王,在连削周、齐、湘、代、岷五王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造反。
由于朱允炆的强硬削藩,包括晋王朱济熺在内的藩王全都选择作壁上观。
朱元璋生前煞费苦心让藩王互相制衡的设想变成了泡影。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进南京,登基为帝。
晋王朱济熺虽然也带着家人去南京朝贺四叔登基,但是作为朱棡的儿子,朱元璋的长孙,朱棣对他非常不待见,百般打压。
朱济熺的弟弟朱济熿看准了机会,联合其他兄弟一起诬告大哥。
永乐十三年,朱棣下旨废朱济熺为庶人,晋封朱济熿为晋王。
几年后,晋王府宫人不堪被朱济熿虐待,集体进京向朱棣告御状。
朱棣虽知道朱济熺是被弟弟诬告,却仍然没有为他平反的意思,只是下旨让朱济熺和儿子离开太原,搬到平阳居住,还册封朱济熺长子朱美圭为平阳王。
宣德二年,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被明宣宗朱瞻基平定。
与汉王过从甚密的朱济熿也被告发参与谋反。
明宣宗朱瞻基下旨废晋王朱济熿为庶人,但是没有册封新一任晋王。
按理说应该是让朱济熺复位,但是朱瞻基并不想违背爷爷朱棣的意思。晋王之位由此空缺了八年之久。
期间朱济熺一家想方设法要回太原晋王府,都被朱瞻基搪塞了回去。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
朝廷派使臣前往平阳册封朱济熺的长子朱美圭为新一任晋王。
然而使臣刚出发三天,朱济熺就在平阳怅然长逝,享年61岁,没能亲眼看到儿子成为晋王。
后来朝廷也恢复了朱济熺的王位,追封他为晋定王,以亲王之礼葬于临汾,没有归葬于太原祖茔。
虽然晋王府曾被朱棣百般打压,但是随着朱棣祖孙三代相继去世,曾经的恩怨也烟消云散。一百多年后的万历年间,晋王府已是仅次于周王府的第二大藩。
然而这时候的晋王府早已没了祖先的野心和实力,只是一群侵蚀明朝统治根基的寄生虫罢了。
如果晋恭王朱棡没有英年早逝,那朱元璋驾崩后究竟谁来当这个皇帝也是个未知数。
正因为朱棡早死,才让朱棣摆脱了最后一道枷锁,可以肆无忌惮地宣称“清君侧,靖内难”起兵造反。
朱棡若是泉下有知,恐怕会感叹一句“天命在燕不在晋”了!
朱元璋的五个儿子叫什么名字
朱元璋马皇后生了五个孩子,分别是:
1、朱标: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标于龙凤元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2、朱棡:
朱棡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是明朝第一任晋王,攘夷九大塞王之一。洪武三年四月封晋王,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十二日,晋王朱棡薨,年41岁。
3、朱樉:
朱樉是明朝第一任秦王,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洪武三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就藩于西安。洪武二十二年,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藩封。
4、朱橚:
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同母弟,建文帝朱允炆之叔,母为孝慈高皇后。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七月初九日生。洪武三年封吴王,洪武十一年改封为周王,洪武十四年就藩开封。洪熙元年闰七月二十日薨逝,终年六十五,谥号“定”。是为周定王。
5、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第四子,洪武三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晋王朱棡突然去世,导致朱元璋不得不在临终前出手对付燕王朱棣?
前言: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已是风烛残年的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皇宫内,又接到了一个令他难以承受的噩耗。远在山西太原的皇第三子、朱元璋本人最信任和喜爱的晋王朱棡在当月十二日去世,享年41岁。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事,从第十子鲁王朱檀、第八子潭王朱梓、嫡长子皇太子朱标再到嫡次子秦王朱樉,朱元璋已经承受了好几次,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不少。但是这次嫡第三子朱棡的突然去世,让老皇帝此前为了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继位而做的布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这个漏洞,在后来的 历史 中被证明是致命的。
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之前,大明帝国的接班人一直是皇太子朱标。朱元璋自打朱标一出生就对其展开了精心的培养。从洪武十年开始,大小政事就已经先由朱标处分,然后才向朱元璋奏闻。
从这个角度说,朱标事实上已经位同副皇帝,人们一直称他是史上权力最大、最得皇帝信任的皇太子,诚不为过。甚至于为了朱标,朱元璋还在洪武二十三年忍痛除掉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淮西勋贵集团。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等人,无不是在自己最最艰难时刻就追随左右的老伙计,但是为了太子的江山,朱元璋也只能选择牺牲他们。
但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寄托了朱元璋全部心血的朱标撒手人寰。不但给了年过花甲的老父亲沉重一击,也把大明帝国接班人的危机暴露无遗。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便定下了"封建诸王"的国策,皇帝的十几个儿子陆续就藩,星罗棋布般地分布在帝国的各个要害点上。亲王之中,不乏像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楚王朱桢、蜀王朱椿、湘王朱柏这样的杰出人才。
此前有大哥朱标坐镇京师,兄弟们各守一方,相安无事。现在太子去世,诸王是否有觊觎之心?朱元璋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否定了"国赖长君"的建议,没有从诸子中再选择接班人。
当年九月,明太祖在经过精心考虑之后,选择朱标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出生时,其母吕氏为太子次妃。此后吕氏虽然被提拔为太子继妃,朱允炆的身份似可由庶子变为嫡子,但和太子正妃常氏所生的弟弟朱允熥相比,毕竟还是有天然差别。打个比方,倘若在《红楼梦》之中王夫人去世,赵姨娘升级为继室,难道就能让贾环的地位高过贾宝玉吗?
朱元璋当然不是不清楚其中的区别,但作为一个65岁的老人,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去重新培养一位合格的接班人了。朱允熥固然是元嫡,但他背后的武勋势力:舅姥爷凉国公蓝玉、舅舅开国公常升以及蓝家和常家背后的军方力量,让朱元璋无法安心地将江山交到他手上。而背景简单的朱允炆,显然是一个更适合明太祖大刀阔斧为其铺路的人选。
于是在册立了皇太孙之后不久,朱元璋就发动了洪武朝最后一个大案 "蓝玉案" 。包括蓝玉、常升在内的大批公侯及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十多位五军都督府都督,乃至于京师附近卫所的众多指挥使都被一网打尽。大明的军权,彻底交到了各位戍边亲王的手上。为了防止亲王坐大,在此后的两年时间内,蓝玉案的漏网之鱼:晋王的岳父永平侯谢成、亲家颖国公傅友德,周王的岳父宋国公冯胜,楚王的岳父定远侯王弼相继被杀。
至此,朱元璋在太子死后勉强打造了一个内外平衡的体系。在内由皇太孙朱允炆作为核心,接受文官集团及大浪淘沙后残留的勋贵: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及长兴侯耿炳文的辅助。在外则北方蒙古一线,由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为双核心,辅以代王朱桂、辽王朱植、宁王朱权、谷王朱橞作为帮手。西北一带交给嗣秦王、肃王和庆王。西南一带交给蜀王和岷王。湖广一带交给楚王和湘王。在晋王和燕王身后,还有周王和齐王作为支撑。
作为这个体系的重中之重,晋王和燕王手上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当时山西属卫将校悉听晋王节制,北平属卫将校则悉听燕王节制。二王也在朱元璋的指示下频频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对北元残余势力进行威慑甚至直接打击。可以说,这个体系是朱标死后,朱元璋所能留给朱允炆的最重要遗产。
但是现在精明强干的晋王突然去世,最为关键的北境防线上双核变单核,朱元璋不得不认真思考起燕王作乱的可能性来。晋王死后不久,五军都督府指出朝鲜并不恭顺,请求发兵讨伐。若是太子尚在,或是晋王未死,只怕发兵也就发兵了。但现在的局面,显然不允许再节外生枝,朱元璋只是命礼部再去申斥朝鲜国王李成桂,白白可惜了这次收服朝鲜半岛的机会。
4月9日,朱元璋给燕王朱棣发出一道敕书。里面谈到秋天虏骑将南下侵扰大宁以及开平,需要朱棣早做准备。随即老朱越俎代庖,已经帮朱棣做好了军事调动。
庄德、刘真、宋晟等几位洪武朝后期的大将全部出动,北平、山西和辽东三都司的军队倾巢而出。同时朱元璋要求郭英和刘真、宋晟居左,庄德、张文杰和都指挥陈用居右,燕王本人则和代王、辽王、宁王和谷王居中。这样一个布阵,真的只是用来对付胡虏么?4天后,刚刚做完布置的朱元璋迈出太庙,看到门外的桐树和梓树,竟然感叹起人生来,预示着老皇帝寿数将终的悲凉。
4月21日,朱元璋派通政使赵彝持节赶往山西,立晋世子朱济熺为晋王。
5月8日,《太祖实录》记载 "上不豫。" 所谓的不豫,就是天子有病的讳称。仅仅四天之后,洪武朝后期最受朱元璋信赖的左军都督杨文被紧急派往北平,接管北平都司及行都司兵权。杨文此去,显然是奉旨催促燕王赶紧出塞备边的。同一时刻正在辽东的郭英也接到敕书,让他选拣精锐,随辽王至开平迤北择险要,屯驻堤备。
在杨文和郭英的敕书中,都有 "一切号令,悉听燕王节制" 的记载。但是在郭英后裔武定侯郭勋所著的《毓庆勋懿集》中,却根本没有" 悉听燕王节制 "这样的记述。很显然,篡位之后的朱棣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当年父皇让他出塞的目的并不单纯,故而他才加上 "一切号令,悉听燕王节制" 这句话,希望可以掩盖 历史 真相。
5月20日,监察御史史仲成等人被分派前往北边诸王府稽阅牛、羊、马、驼、骡、驴的数量。在这紧要当口,笔者不相信朱元璋派出这些监察御史只是做这些事情。如果,他们是去检查诸王护卫有没有全部出塞呢?
5月29日,朱棣接到一道敕书,里面对他进行了夸奖: "朕之诸子,汝独才智 克堪 其任。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 这是朱棣日后修纂的《明太祖实录》要告诉我们的意思。但是,笔者怀疑就在这道诏书中,朱元璋将朱棣召回了南京。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十日,南京皇宫西内,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已经气息奄奄。在弥留之际,老朱依然在问左右之人: "第四子来未?" 在迟迟无人敢回答之后,这位农民出身,被称为 历史 上得国最正的草根皇帝终于驾崩,享年71岁。这里的第四子,当然是指燕王朱棣。
既然朱元璋在临终前还在关心朱棣到了哪里,那前提就是他此前要下旨召燕王南下吧?对于这一点,《太宗实录》并不否认。
现在问题就在于朱元璋到底是什么时候召朱棣南下的。根据《太祖实录》中对于马皇后去世时的记载,从南京发出敕书到燕王抵达南京,需耗时十六天。朱棣在《太祖实录》中称朱元璋是在 "(疾)渐剧" 的时候召他南下,那对应《明史》应该就是 "闰月癸未,帝疾大渐" 这段记载,即闰5月8日。那朱元璋如果没有头脑糊涂的话,他应该很清楚,仅仅两天时间燕王连敕书都没收到,更遑论赶到南京。但是如果这道命令就记录在朱棣5月29日收到的敕书之中,算上他从开平出发的额外时间,闰5月10日的时候,朱棣确实应该赶到南京了。
事实上,朱棣当时已经抵达了淮安。笔者不清楚燕王在这10天的旅途中有没有思考过为何父皇会召他南下?燕王府护卫大军在开平,北面是郭英率领的辽东明军,身边是山西、北平各都司的官军,就像一张大网一样,将燕山三护卫牢牢困在其中。而燕王本人,则被紧急召回南京,他真的以为父皇是让他回去继位吗?笔者以为不然。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顺利继位,杀了多少人,朱棣是一清二楚的。现在临终前突然改变计划传位给自己?只要没有失心疯,都不会相信。故而笔者以为朱棣在南下之时必然仔细推敲了父皇近两个月的举措,想必他的背上一定会有阵阵冷汗冒出。这恐怕也是他没有按照计划中的时间赶到南京,而只是到了淮安的原因。过了淮安,渡过淮河,前面就是长江,过了长江就是南京。因此一旦渡过淮河,再想掉头逃跑,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么朱元璋会如何处理朱棣呢?最极端的情况是直接赐死,但这样风险太大,把燕王护卫逼反就不好了。其次是废为庶人,这和赐死区别不大,同样容易激起兵变。最为妥善的方案是给予朱棣一个名义上的辅政官职,将其软禁于南京。这样朱允炆登基之后进退自如,手上有足够多的牌可以打。
可惜年轻识浅的朱允炆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祖父最后一次为自己保驾护航,他和自己的小集团成员听说朱棣抵达淮安之后慌作一团。甚至有一面为朱元璋送葬,一面匆匆登基的荒唐之举。另外根据朝鲜史料,当时朱允炆要求朱棣单骑入京,更是给了对方一个就坡下驴,溜之大吉的绝好借口。真是愚蠢至极,枉费其祖父的一片苦心。
结语: 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自晋王朱棡去世之后,朱元璋为了防止燕王朱棣一家独大,进而危害到大明江山的安稳,已经在对朱棣收网。但凡他还能多撑两天,只怕明朝就不会再有"靖难之役"。
上文提到晋王死后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朱元璋就立其世子朱济熺为晋王。在明初大内密档《太祖皇帝钦录》中,5月23日,朱元璋有一道圣旨给到朱济熺,里面通篇没有讲任何实际的政务,老朱只是给这位长孙讲了一个五代十国时后唐皇帝李存勖的故事。6天后,朱元璋就召朱棣进京。倘若燕王真的谋反,当年李存勖可是亲手杀掉了意图叛乱的叔父李克宁。燕王也是朱济熺的叔父,朱元璋的意思,还需要说得更明白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