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氅衣(大氅)

氅衣(大氅)

luoke 2024-05-0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大氅和披风的区别

大氅和披风的区别在于外观不同,大氅是罩在衣服外面的,它可以用来遮风寒,是一种直领、大袖、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的款式。而披风是披用的外衣,是一种直领、对襟、颈部系带、二长袖、两腋下开衩的款式。

大氅是什么

大氅是汉服中的传统服装之一,又称氅衣,也称作军大衣,是由道教鹤氅演变而来。这种服装在当时只允许男性穿着,它属于男装罩衣的一种,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只作常服穿着。

披风是什么

披风是一种汉服的形制,它是指披用的外衣,披在肩上用以防风御寒,还可以用来指挥和辨别,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着。披风盛行于明清时期,从许多画像以及笔记资料上看,披风是明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服饰。

一般披风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御寒和抵挡风沙,防寒保暖,因为打仗环境恶劣,还可以用来包扎伤口止血。二是与旗帜一样有指挥和辨别的作用。一般大氅是可以随便穿的,但是披风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穿的,必须担任一定职务的长官才可以穿的。

古代大将为什么要穿大氅

武将穿戴上盔甲后外面只能套上战袍、大氅之类的宽大袍服,古代武官盔甲多是皮革类,经不住日晒雨淋,套件袍服起个保护作用。再就是披风也不是为美观而穿,行军不是走到哪都立营帐的,露宿是常事,披风一裹就是被褥。

大氅是汉族的传统服装之一,又称氅衣,也称作军大衣,由道教鹤氅演变而来。只男性穿着,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只做常服穿着。

扩展资料

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仙鹤是道教常用的图案,世称成仙为"羽化登天"。古代指一种像鹤的水鸟的羽毛,用以做衣服和仪仗中的旗幡:鹤氅。戈氅。戟氅。

最初鹤氅的样子, 就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后来的鹤氅 ,为士大夫所接受后, 表现为大袖 ,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 ,不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 。明代的鹤氅,和披风形制差不多 ,只不过有缘边多些,领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应更加宽大。

穿用人物有《三请诸葛》中的孔明。孔明原本隐居隆中卧龙冈,刘备、关羽、张飞曾三次进山邀请,才将孔明请出做了军师。故扮演孔明的角色穿鹤氅,也可穿圑鹤男帔。

《卧龙吊孝》中,孔明过江为周瑜吊孝,有条件的演员还専门设计服装或穿灰白色鹤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大氅

百度百科-鹤氅

大氅是什么朝代的?

大氅是汉代的服饰。大氅属于男装罩衣的一种,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只做常服穿着。大氅的原始形态是一种长度恰恰过肩、由鹤一类鸟的翎羽制成的小披肩,在领口以系带固定,穿着后如同肩上着了一件极短的蓑衣。

氅衣罩于衣服外,用以遮风寒。直领,大袖,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据云最初“鹤氅”的样子,就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

大氅演化简介。

大氅从出现至今,几经变化,已经完全脱离了原始的羽衣形态,并被赋予了全新的文化意义。氅衣经历的三个形态变化所表现的阶段文化特征如下:

1、东晋初始型短羽蓑型,主要受到泛神信仰的影响。

2、唐宋时期羽衣道袍的重叠型,宽袍大袖,体现出儒道审美的触合。

3、明清时期由道教的鹤氅演化至民间的无袖汉人氅衣。

氅衣怎么读

[chǎng yī]

释义:  古代罩于衣服外的大衣,可以遮风寒,其形制不一。

出处

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氅衣,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曰氅也,彩素不拘。”《红楼梦》第五二回:“把昨儿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他罢。”

氅 [chǎng]  部首:毛,笔画:16,繁体:氅

基本释义:1.鹙鸟的羽毛。2.用羽毛做的外衣;外套。

"氅"的部首是: "毛",同部首汉字还有:毛,笔,毽,毯

"氅"的笔画是: "16",同笔画的汉字还有:整,辨,赞,薄

常见组词:大氅,鹤氅,氅衣,外氅

衣   部首:衣,笔画:6,繁体:衣

[yī]

基本释义:穿上。

常用组词:衣服,毛衣,大衣,上衣

[yì]

基本释义:穿上。衣锦还乡、衣锦荣归

常用组词:衣锦,衣被,衣锦尚絅,衣褐

“衣”的例句

1.解放前,汪大爷一家易衣而出,并日而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2.他别具一格的着衣风格总是令人们大吃一惊。

3.现在已经进入霜降时节,我们要注意添衣保暖。

标签: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