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石灰吟古诗的意思翻译
《石灰吟》的译文:石灰石经过千万次的锤打与开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烈火的焚烧在它看来也是很平常的事。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丝毫不害怕,只要能把高尚的气节留在人世间。《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全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的赏析
《石灰吟》全诗托物言志,首句写“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灰石的艰难,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写石灰石要经历烈火焚烧的痛苦,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写石灰石最后烧成石灰粉,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直抒情怀,借石灰石表明作者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石灰吟》的作者
《石灰吟》的作者是于谦。于谦,世称于少保,是明朝诗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经击退瓦剌,论功加封少保,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在明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灰吟》大约是诗人十二岁时写下的诗作。据传,当时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到了师傅吟煅烧石灰的过程,于谦深有感触,便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石灰吟的意思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1、原文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扩展资料
《石灰吟》赏析:
1、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2、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3、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4、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石灰吟。
《石灰吟》古诗翻译和诗意是什么?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创作背景: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刺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刺,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石灰吟》古诗翻译是什么?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
于谦〔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