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帷帽与幂篱的区别
没什么区别,幂篱与帷帽都是女子外出遮蔽容颜的帽饰,盛行于唐代。
《新唐书·舆服志》有这样的记载:"初妇人施幂篱以身,自永徽中始用帷帽,施裙及颈。武后时帷帽益胜,中宗后乃无复幂篱矣,开元初。
从驾官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效仿,至露驰骋而帷帽亦废。" 可见即使装束开放的唐代女子外出时,亦需要蔽身掩颈。
唐初时候女子流行戴幂篱,可以遮蔽全身,而到了,到唐高宗时期,帷帽开始流行了。
此时帷帽的长度还比较长,遮蔽半个身形,而到后来,帷帽的长度继续变短至脖颈。
一般帷帽周围是织成网状的纱罗,而另一种则是悬吊丝穗,长度较长,大约能遮蔽大半个身形。
东汉以什么遮挡面部
东汉的蔡伦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由他改进的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说是当初蔡伦靠着这项技术赚了不少钱,他的哥哥蔡莫和嫂子慧娘对此感到非常羡慕,也想跟着蔡伦学造纸,分一碗羹。不过因为蔡莫技艺不精,做出来的纸并不好用,大家都不肯买账,蔡莫和慧娘就另辟蹊径,演了一出戏,告诉邻居乡亲们这种纸烧了以后在阴间的亲人能够收到,乡亲们不明就里信以为真,纷纷购买蔡莫的纸拿去烧给逝去的亲人,他们家的纸也是越来越红火,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
这个小故事的真实性虽然已经不可考,但给过世的亲人烧纸的这个习俗却也是延续至今,其实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关于丧葬的习俗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也不全是封建迷信。例如,人离世后,为何要用布把脸遮住?其中的科学依据你可能不知道。
据说人死后用布盖脸的习俗最早来自吴王夫差,他临死前觉得愧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让手下在他死后用白布遮盖脸部,因为那时候的人都觉得人死后去到地下会见到已经离开的亲人和朋友,吴王的这个举动就是表示自己无颜面对所有人。从这个小故事看,似乎只有心中有愧的人才需要用布遮脸,但实际上现在的人死去后也都会这么做,所以其中到底有什么依据和说法呢?
我们都知道,在很多地方,人死后不会马上下葬和火化,而是会停放几天,在外的亲人也都会赶回来,为死者守灵,其实在古代停尸和盖白布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确保人是真的死了。很多人看到这里或许会觉得很荒唐,人死没死还需要用这么原始的方法来检验吗?我们现在的确是不需要了,但古代就不一样了,那时候没有这么高的医疗技术和仪器,对医学的认识也比较浅薄,在一些情况下的确有可能误诊,以前流传下来的死而复生的故事,大多都是因为人陷入了假死状态,但所有人都没看出来,就以为人真的死了。
所以那时候人死了会停放几天,如果这几天人都没活过来,那就是真的没救了。盖白布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选择的是比较轻的布料,如果人有呼吸了,布就会动,及时人没有彻底清醒过来,也能第一时间发现。这么一来,如果人只是假死,就可以救回来,而不是随着棺椁一起被埋进土里,减少了风险。
这种风俗习惯就这样一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一种默认成规。这种习俗说来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但细细想来却也是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深意,虽然人已经被放进了棺木里,但亲人心里依旧存着那么一点点微小的期望,希望能够出现奇迹,自己的亲人能够活过来,这样的习俗里,寄托着
电视剧里面,那个用来遮面的斗笠一样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就是帽檐上有一圈纱布的
帷帽,原属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蓠,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
帷帽的演变:
1、幂篱
本是胡羌民族的装束,用于男子,起源于魏晋时代,北朝时,传入中国北方。 幂篱多用藤席或毡笠,做成高顶宽檐式的笠帽,四周宽檐骨架糊裱缯帛,有的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后用皂纱(黑纱)全幅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 和全身。
2、帷帽
唐高宗时,帷帽出现,逐渐取代幂篱。这是一种在帽檐周围,垂挂一圈纱网的帽子,显然“帷帽”之称,即是因“护帷回绕” 而来。实际上属于男女通用的一种帽具,不过女用帷帽的垂络上,会装点珠翠。
扩展资料
唐彩绘釉陶戴笠帽骑马女俑,带的就是帷帽。唐彩绘釉陶戴笠帽(帷帽)骑马女骑俑圆脸、阔眉、朱唇,头戴紧裹髻发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顶时髦的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带花边的黄色半袖,下着淡黄色条纹长裙,足穿尖头鞋,骑在一匹红斑纹黄马上,勒缰前视,神情悠然,高贵文雅。
窄袖袍服和间裙都是受胡风影响产生的装束,尤其便于骑马出行等活动,而帷帽是唐初非常流行的出行装备。可以说这尊戴笠帽骑马女俑是初唐时期仕女出行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帷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彩绘釉陶戴笠帽骑马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