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江夏郡(江夏郡王)

江夏郡(江夏郡王)

百闻百科 2023-01-3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江夏郡在什么位置

江夏郡:江夏”初为郡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境内),亦有前汉治于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北),后汉治于西陵一说。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治上昶城(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北),吴江夏郡初治沙羡(县治在今武汉市江夏区境内),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280)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即夏口)。至隋平陈,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乾元元年(758)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江夏”自隋开皇九年起又被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今武汉市域内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治夏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江夏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江夏在今湖北省境内,为武汉市江夏区。江夏,即江夏郡,是中国湖北古代地方行政区名,建制始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属荆州刺史,历经两汉至唐代,唐代758年被裁撤,是湖北东部、河南南部重要的行政单位。

江夏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西汉末年,江夏郡领十四县,分别是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钟武,东汉时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

随着时代发展,江夏下辖地域因时不同,如今的江夏是湖北省武汉市下辖区,位于武汉市南部,与洪山区、咸安区、嘉鱼县、鄂州市、大冶市接壤。

江夏区西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全区总面积约有2009平方千米,下辖15个街道、4个产业园、1个风景区,南北长约83.2千米,东西宽约54.17千米。

江夏郡在哪里?

指现在的湖北东部和河南南部。

江夏郡是指中国湖北古代地方行政区名。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属荆州刺史。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初治石阳县,后迁上昶城。吴江夏郡初治沙羡,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

晋平吴(280)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历经两汉至唐代,是湖北东部、河南南部重要的行政单位。唐乾元元年(758),江夏郡被裁撤。

扩展资料

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涂口,今金口)。当时,江夏郡与汝南县在涂口为郡与县两政府并治,郡为侨置郡所。至隋平陈,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

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大业三年复改鄂州为江夏郡,治所在江夏县。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下辖七县。唐乾元元年(758)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夏郡

何谓江夏郡?

清民代大足《喻氏家谱》封面上都有江夏郡三字。何谓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阳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都: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地设江夏都,治所在武昌(今湖北攀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江夏都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西南部).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都即攀州。

两汉时期

江夏郡:古郡名。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属荆州刺史部。

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境内),属荆州刺史部。亦有前汉治于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后汉治于西陵一说。西汉末年,江夏郡领十四县: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钟武。东汉时省襄、钟武二县,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

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初治石阳县(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后迁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西南)。吴江夏郡初治沙羡(羡念邑音,县治在涂口,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280)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

南朝隋唐

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涂口,今金口)。当时,江夏郡与汝南县在涂口为郡与县两政府并治,郡为侨置郡所。至隋平陈,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

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大业三年复改鄂州为江夏郡,治所在江夏县。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下辖七县。唐乾元元年(758)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江夏"自隋开皇九年(589年)起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武汉市域内较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治涂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涂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东汉末年的江夏是今何处

东汉时的江夏是一个郡,属荆州刺史部。范围在今天湖北省东部,治所在西陵县(武汉市新洲区境内)

东汉时江夏郡下辖西陵、竟陵、西阳、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平春县、南新市县。

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

魏国的江夏郡初治石阳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东),后迁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西南)。

吴国的江夏郡初治沙羡(今武汉市江夏区),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

三国江夏指的什么地方

三国江夏指的是如今的湖北东部和河南南部。

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初治石阳县(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后迁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西南)。

吴江夏郡初治沙羡(羡念邑音,县治在涂口,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280)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

江夏郡改名原因

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大业三年复改鄂州为江夏郡,治所在江夏县。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下辖七县。唐乾元元年(758)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江夏”自隋开皇九年(589年)起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武汉市域内较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治涂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

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涂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标签: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