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市镇(市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市镇(市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百闻百科 2023-01-2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的市镇是指农村还是城市? 望了解的大神回答。新人一枚。

市和镇原是不同的概念。市指交易场所,起源很早,《周易·系辞》有"日中为市"。后成为城的附属设施,筑城必辟市;农村交易场所也称市,如集市、草市。镇则是军队驻防地点,始见于唐。因驻军处常有商贩聚集,至宋代,"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宋史·职官志》)。至明代,正德《姑苏志》已称"商贾所集谓之镇";弘治(1488~1505)《吴江县志》也称"人烟凑集之处谓之市镇";市与镇已无区别。在行政上,市镇都是县以下的一级建置,直至清代,镇一般还大于市。又有称关、店、集者,实际相当于市镇。市镇经济亦称镇市经济。

中国通史江南市镇形成的条件

中国通史江南市镇形成的条件有:

1、北方连年战乱,大多荒废;

2、南方土地更肥沃,且气候适宜,适于耕种,尤其可收两季;

3、北方沙漠化在明清已经开始严重;

4、南方人口多;

5、水网发达,尤其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南方向京师运送物资更方便;

6、明朝部分开放海禁,清代则有广州等口岸,也就是说政策较开放。

江南市镇的特点:

江南市镇在明清时期,是充满生机的工商业中心,一度引领世界在这一时代的潮流,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变革。这证明,江南市镇在明清时期就开始了最原始的工业化时代,尤其是丝织业、棉织业的制造工艺水平,遥遥领先世界。

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很难说有国家的丝织技术、刺绣水平超过中国。西方商人和贵族,包括欧洲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

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独一无二的制造业和频繁的出口贸易,与任何国家进行的贸易都是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

马克思说:“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①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特点,最明显的可能就是商品化和城镇化。商品化必然带来城镇化,而城镇化必然推动促进着商品化。在商品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各地商人特别是外地商人十分活跃,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既有研究于江南市镇经济可谓繁夥,于商人在江南的活动也时有新论,惟于商人在江南市镇发展中的作用则着墨不多。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大量兴起和迅速发展,既是江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又是江南商业繁荣的具体体现,也是商人资本活动的直接结果。其具体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明正德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和同治光绪年间。第一阶段体现为大批市镇在村落的基础上迅速形成,第二阶段体现为市镇数量的增加和市镇规模的扩大,第三阶段主要体现为数量的增加和内部结构的变化。无论哪个阶段,绝大部分市镇的兴起和形成,都是商品生产、商人活动和商业发展的结果。试以下表显示鸦片战争前江南市镇发展的两个阶段。

江南市镇这种迅速发展的势头,完全是由商业发展和商人活动促成的。江南市镇从其命名、性质、功能以及作用影响来看,都与商业发展、商人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正德《姑苏志》卷十八称:“商贾所集谓之镇。”正德《嘉善县志》卷一谓:“大曰都邑,小曰市镇,所以聚民而致货者也。”乾隆《乍浦志》也谓:“商贾贸易之所为市,远商兴贩所集为水陆要冲,或设官将以禁防焉,或设关以征税焉,为镇。”这些解释或描述,都将市镇与商业和商人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至迟咸丰时已有的“无徽不成市”的谚语①,更揭示了商业流通和商人活动特别是徽商活动在市镇兴起中的关键作用。

标签: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