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四季是怎么划分的
- 2、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 3、四季时间段划分是什么?
四季是怎么划分的
四季有以下七种划分方法:1、阳历划分法:春季:3、4、5月(北半球)或者9、10、11月(南半球)夏季:6、7、8月(北半球)或者12、1、2月(南半球)秋季:9、10、11月(北半球)或者3、4、5月(南半球)冬季:12、1、2月(北半球)或者
6、7、8月(南半球)。2、中国特有的农历划分法:春季:1、2、3月,夏季:4、5、6月,秋季:7、8、9月,冬季:10、11、12月。3、节气划分法:春季:立春-立夏,夏季:立夏-立秋,秋季:立秋-立冬,冬季:立冬-立春。4、气候划分法:连续五日候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为夏季,连续五日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为冬季,五日候平均气温由10℃左右升为22℃左右为春季,五日候平均气温由22℃左右降为10℃左右为秋季。5、天文划分法;春季:春分-夏至,夏季:夏至-秋分,秋季:秋分-冬至,冬季:冬至-春分。6、气象划分法: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为夏季,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为冬季,五日平均气温由10℃左右升为22℃左右为春季,五日平均气温由22℃左右降为10℃左右为秋季。7、季度划分法(有点像中国特有的农历划分法):第一季度即春季:1、2、3月,第二季度即夏季:4、5、6月,第三季度即秋季:7、8、9月,第四季度即冬季:10、11、12月。
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1、天文划分法
天文划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开始;
2、气象划分法
以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2月为冬季;
3、节气划分法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
气候季节划分指标的依据是候温法,是张宝堃先生于1934年提出来的,至今仍在气象业务中使用。我国古代将5天称为一候,候温即5天的平均温度。但在气候季节划分中,不是固定的5天,而是采用5天滑动平均值,即以当天及前4天为一组计算平均值。
扩展资料:
根据《气候季节划分》,春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夏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秋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等于10℃,冬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10℃。
所谓四季,是中纬度地区春、夏、秋、冬的总称。而春、夏、秋、冬的差异主要反映了地面上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又取决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同样一束光线斜照到地面上比直射到地面上照到的面积大,因此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少。
太阳高度角越大,就越接近直射,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越多。所以,四季的划分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北半球则相反。
春分日何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因此,在西方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四季的;而我国在传统上则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来划分四季的,这两种划分方法,都属于天文上的四季划分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节划分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
四季时间段划分是什么?
四季时间段划分如下:
1、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分别是3月、4月、5月。
2、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分别是6月、7月、8月。
3、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分别是9月、10月、11月。
4、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分别是12月、1月、2月。
相关信息: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公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份。
在现代天文学上,则以春分(3月20日或21日)、夏至(6月21日或22日)、秋分(9月22日或23日)和冬至(12月21日或22日)作为四季的开始。
现在,在全国有个统一的划分四季标准: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升到高于10℃,那么杨柳吐绿,春天来临;如果降至低于10℃,那么,梧桐叶落,冬季开始。用同样的道理,也确定出22℃是夏季开始和结束的指标:连续五天平均气温22℃以上的时期就是夏季;当温度在22℃和10℃之间,这段时期就是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