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教学一体化(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及实施)

教学一体化(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及实施)

壹旭 2023-01-2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与策略是怎么样的?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与策略是如下的: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它离不开特定的教学目标,这是区别“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两个概念的标志,操作才能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

“教、学、评”一体化旨在打破课堂评价凌驾于教学之上的局面,将评价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成为课堂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教、学、评”三者处于三位一体的关系,紧密衔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浅议“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许多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往往只考虑到教材知识、教学理念或是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是近几年课堂改革领域风起云涌的热频词汇,是推进课堂改革、课堂研究与课堂实践的新方向。本文试就“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做浅要分析。

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是什么

崔允漷、夏雪梅在《“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一文中有述:“课程思维本来就需要一致性地思考在目标统领下的教学、学习、评价的问题”。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课程实施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不是一种特定的、固化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它强调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整体的、一体化的考虑教、学、评等环节和内容。

二、为什么进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课堂教学如果只管“教什么”、“怎么教”,不问结果,就会出现“为教学而教学”,“为活动而活动”,重形式、图热闹、走过场,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偏离教学设计的目标和理念。“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更多的强调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也让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探究:人是如何学习的?

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利用认知科学发现的三个原理,假定了需要培育的四个学习环境的相关属性:⑴学校和课堂必须是学习者中心的;⑵为了提供知识中心的课堂环境,必须关注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掌握什么能力;⑶形成性评价——设计用来将学生的思维呈现给教师和学生的持续的评价是很重要的工作,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监控学习的过程;⑷学习以基本的方式受发生于其中的情境的影响。共同体中心的方法需要开发用于课堂或者学校的规范和建立与校外世界的联系,以支持核心的学习价值观。

另外,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其主要的特征:⑴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⑵任务的难度适中,练习是专注的;⑶能得到反馈(评价),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⑷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

这些经验和理论为我们教学一线教师研究和完善课堂,提供了方向、方法和依据。

三、怎么进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让课堂发生深度学习的“泰安样板”——“教学评一体化”,坚持立足区域当地实情,秉承深度学习是一种模式,是开放的、包容的,吸收古、今、中、外“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理解性学习”、“深度学习”、“学习性评价”、“逆向设计”等一系列先进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咀嚼吐纳、兼容并包,逐渐淘析沉淀“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核心元素为:成果指标、达标评价、先行组织、优质问题、活动设计、嵌入评价、反思总结……这些元素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更多的从学生的“学”入手:

1.成果指标

“只靠设定目标和提供反馈就能对学生学习产生统计学上显著的影响(23个百分点)。” 马扎诺·皮克林说。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是教学的基本前提。而我们使用“成果指标”的表述,缘于它的设计应体现“三个中心”:

⑴以“知识为中心”

确定成果指标,教师要认真研读学科素养、新课标和教材文本。即课堂目标设计要保证“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落地;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育人”理念;特别还要从教材文本入手,体现知识体系间的相互联系。

⑵以“学习者为中心”

确定成果指标,教师要通过作业反馈、预习单、调查问卷、座谈等不同的方式,清楚学习者可能带入课堂的知识技能、思维模式和态度兴趣等,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从而向学生提出“刚刚能处理的难题”,因为大脑“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⑶以“评价为中心”

提出的成果指标要明确、具体,指向具体的学习结果。从而有利于教师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妥善地组织教学过程、准确地评价教学结果,也能清楚地将教学的意图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成果指标的表述一般为“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标准”,具体:

构成要素

界定

类例

行为主体

描述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

如:学生要…,学生能…

行为活动

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形成的可以观察或测量的具体行为

如:列举、举例说明、分析得出、尝试等

行为条件

影响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

如范围、手段、时间、情景等,使用…检测、5分钟内完成…等

行为标准

用于检测学习表现结果的最低标准

如:至少应该写出…应该达到70%以上、完全正确等

比如:数学《尺规作图等分角》的成果指标可以表述为:给出直尺和圆规,学生能画出一个角的等分角,误差在1度之内。该叙述,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条件是“给出直尺和圆规”;行为活动是可操作性动词“画出”,任务是“画出一个角的等分角”;行为标准是“误差在1度之内”。

2.达标评价

“教学的‘元认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定义学习目标和监控达到目标的学习过程来学会控制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指标要可操作、可测评、突出成果性,而评价指标是从“结果”入手的,先于教学过程的逆设计。成果指标是回答“到哪儿去”,评价指标则是回答“到了吗”、“效果如何”。其作用是“从一开始”就让老师清楚“教的怎么样?”,学生明白“学的怎么样?”。比如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课题《做到知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成果指标为:⑴能说出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⑵熟记四个保护重要内容和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⑶学会运用这些重点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评价指标为:⑴能从个人角度和国家民族角度分析并说出三条原因,叙述完整规范;⑵内容完整,背诵流畅,能举例说明和解释;⑶能列举二个日常生活中案例来说明“如何解决”,叙述完整规范。

3.先行组织

“学习是原有经验的迁移”、“新知识的建构必须来源于已有知识”,不同于一般的课堂导语,先行组织是用来引出一个主题的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认知的桥梁,分为比较性组织者和陈述性组织者两种。比较性组织者是指可以帮助学生辨析新旧知识异同的引导性材料,比如:初中数学学习《分式》,我们可以与整式的运算和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物理教学把电场和磁场进行对比分析等。陈述性组织者是指可以帮助学生同化新知识的引导性材料。比如∶初中物理学习《电流》时,我们常常与学生熟悉的水流做类比;语文教学为了更好理解文章,教师常常进行的写作背景的介绍和渲染等,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4.优质问题

《通过设计来理解》:“从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这是学习性课堂设计的关键。”这些问题是有目的性、有参与性以及结果性的。是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的途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工具,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思维,以及带来真正的学习。有效的、有价值的、优质问题的特征是:⑴是有目的的,能够达成一个或者更多的教学目标;⑵是经过知识的整合的,可以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⑶能联系学生的经验,让学生交流和质疑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的思考;⑷或者具有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内动力。可以说:优质问题是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通道”,是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的“工具”,是教学内容和知识信息深度融合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深度达成的“桥梁”,是方法能力深度获得的“轨道”,是促进师生、生生深度交往的“技术”。

5.学习活动

佐藤学说: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从教师角度讲,课堂质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和艺术处理;二是对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和科学管理。常常采用的策略是:

⑴以知识为中心——综合性。

学生初学的知识是感性的、零散的、碎片化的,我们就要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生思维的方法,即要培养学生的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抽象概括等能力,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常用的方法有:知识树、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比如:在学习比的知识后,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发现并归纳除法、分数、比三者之间的内在结构,制作如下表格:

除法

被除数

÷

除数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值

前项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⑵以知识为中心——学科性。

任何学科都是美丽的,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科之美,去体会学科神奇的魅力,只有引导学生体验学科美,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动力。比如:数学概念“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叫做循环小数。定义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是有用的,首先它指的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没有关系;其次,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强调的是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为了帮助学生确切的了解定义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让学生用定义去辨析6.101001000、6.35135135……、666.651、6.351351,在这几个数中,只有6.35135135……是符合循环小数的概念。体现了数学的简约严谨美。

⑶以共同体为中心——情境性。

脑科学告诉我们,大脑具有“好奇”等特点,引起学生学习的最大直接动力,既不是远大的理想,也不是美好的未来,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本身的好奇心。比如:在指数教学中,在让学生感受指数增长速度时,如果仅提问“225有多大”?学生可能漠不关心,因为其思维没有进入数学学习的情境。如果换用一种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设问:“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一小时内传给两个人,此二人在一小时内又分别传给另外两个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有多少人口的城市?”那么学生的直观判断和实际的计算结果间的巨大反差,会使学生对指数增长速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⑷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性。

脑科学研究发现安全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大脑工作的最佳状态。所以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动机,而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认知。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情绪下高效地学习。

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比如,下面的活动设计,哪个更能让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

模式1

模式2

活动一

教师通过例题运用乘法的分配律推导出计算公式:速度和×时间=路程

学生“做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规律,自己推导出计算公式

活动二

数与计算导向,脱离运动背景运用公式反复计算操练,掌握用两个要素求第三个要素

问题导向,运动背景下借助“实验工具”探究运动关系,不仅要学会计算还要理解运动关系

活动三

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

6.嵌入评价

斯蒂金斯说过:“任何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都取决于那里所运用的评价的质量,如果评价不能在课堂层面有效地运行,那么其他层面的评价都是在浪费时间。” 评价的方式有:传统纸笔评价,比如纸笔性课后作业、常规性检验测试;表现性评价,比如目标达成评估、嵌入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交流性评价,比如评语类、课堂反馈(理答)等。“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采用“评价先于教学”的逆向教学设计,将过程性评价镶嵌贯穿课堂始终,时刻关注教师教的“怎么样”和学生学得“怎么样”,保持“教学评一致性”。

7.反思总结

“监控解决问题方式的能力—元认知—是专家创造力的重要表现”。“今天你有何收获”是当前很多常规课堂的小结方式,这种简单的知识重现,仅仅是增加了一次练习的重复。“教学评一体化”反思总结的任务,一是借助框架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回扣优质问题,呼应学习活动,形成优质问题的“总”——学习活动的“分”——反思总结的“总”的闭环操作,确保“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二是借助“我在课堂上的参与怎么样”、“今天什么帮助我进行了学习”、“哪些因素阻碍了我的学习”、“我还可以怎么样做的更好”等元认知工具,发现知识和学习的价值,自我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评一体化,从首先定向“要到哪儿去”的成果指标入手,接着通过逆向设计的达标评价来回答“怎么证明我到了”,教学的起点从学生“已经知道的”出发,进行先行组织,进而设疑优质问题作为课堂的主题、线索和主线,穿针引线若干系列生动的学习活动,解决“怎么去”,反思总结作为课堂的“点睛”,在学生回答“去的过程怎么样”中,知识关联化,思考结构化,思维可视化,能力提高升华!

参考文献:

1.[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程可拉 孙亚玲 王旭卿译《人是如何学习的》;

2.[美]安德斯·埃里克森 罗伯特·普尔著,王正林译《刻意练习》;

3.[美]Jackie Acree Walsh Beth Dankert Sattes著 刘彦译《优质提问教学法》;

4.陶新华著《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

5.余文森著《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6.网络百度和泰安市教育学会深度学习分会研究成果等。

2020年7月26日

高校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互动模式实施策略是什么?

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是以体育与健康教育为目标,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把乒乓球课堂教学、乒乓球课外活动、乒.乓球比赛三者融为一-体的乒乓球教学形式。

一,高校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互动模式实施策略?

(1)乒乓球选项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

应面向广大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乒乓球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需要。即一年级开设乒乓球基础课,理论部分: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乒乓球运动的主要特征、乒乓球运动的健身价值、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实践部分:握拍法、站位、基本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等。在教学中主要以单项技术练习为主,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年级开设乒乓球专项提高课,理论部分:乒乓球运动的制胜规律、技战术分析、乒乓球裁判法;实践部分:左推右攻战术、发球抢攻战术、搓中抢攻战术等,在教学中主要以结合技术练习和战术训练为主,辅以乒乓球比赛,提高其实战能力。

(2)建立乒乓球课外俱乐部,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的有机结合

乒乓球课的本质功能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然而,目前每周2学时的兵乓球课仅90min,如果有效练习密度按35%计算,学生每周乒乓球课上的练习时间不足35min,这样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难以实现“增强体质”的目的。为了提高乒乓球课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能够保持和发展已获得的乒乓球技能、身体素质和良好的乒乓球锻炼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始终不间断地接受乒乓球教育,并对所教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的乒乓球课外俱乐部形式,使课内外有机结合成为一项有效的措施。

(3)加强我校大学生乒乓球社团协会建设

我校乒乓球协会社团是由学生自行筹划组织、自愿参加的。乒乓球教师定期给予其技术上的指导,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乒乓球组织工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乒乓球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互动模式实施的好处

(1)实行乒乓球课内外- -体化模式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对乒乓球的需求,有助于学生技术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助于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

(2)高校实施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身心和交往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乒乓球球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实施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学研一体化研究对象什么

对象是教学方法。

实施“教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总的目标,围绕总目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确定各门课程教学的子目标,目标要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简单改变,而是教学理念的革命,它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理解与研究,要求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之中,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社会关怀意识和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教学做”一体化怎样做?

1、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打散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以实际项目由易到难为模块开展教学,从而在实践中逐渐构建知识。

2、以项目为教学时可通过“提供任务-提供资料-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尝试做-总结提升-再做”“教-学-做”循环的形式进行。

除了理实一体化还有什么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