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胜质则史什么意思
文胜质则史的意思是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出自《论语·雍也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翻译: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什么意思
意义: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语出《论语》全句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胜文则野:质,朴,质朴;文,文采,文饰;野,鄙野。
文胜质则史:史,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虚伪。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这里指文和质均匀配合的样子。
完整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什么意思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释义: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原文: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文胜质则史③。文质彬彬④,然后君子。”
注释: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解读: 这段话可以从各种层次上来理解和发挥。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 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 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 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 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 协调。
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 “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 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 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 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广而言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 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 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