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山字的起源及演变
- 2、山字的来历和起源
- 3、山的象形字怎么写 图片
- 4、山的象形字是什么
山字的起源及演变
“山”字最早见于商殷时代的“癸山敦”中(金文),是三座峰峦相接的形状,有山阴树影,使人一望便知是“山”。至于是三峰相接而不以其他数量的峰相接则是因为“三”在 古代经常用来表示多次或多,用三峰列而为“山”,便表示多个峰峦相接的意思。
一、山的释义
1.名词: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特指“五岳”;山(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状饰纹。
2.形容词:大,巨大;谦辞,村俗。
二、字形演变(如图)
三、组词
山水、山墙、冰山、山陵、山妻、山臣
扩展资料:
古籍解释:
《广韵》:所闲切,《集韵》、《韵会》:师闲切,《正韵》:师奸切,并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并起之形。《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礼》谓之镇。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山海经》:山分东西南北中五经。南则自蜀中西南至吴越诸山界。西则自华阴嶓冢以至昆仑积石诸山,今陇西甘肃玉门外,其地也。北则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门诸山,是禹贡冀雍两州之境也。东则自泰岱姑射沿海诸境,则禹贡青州齐鲁之地也。见《读山海经语》。
又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似山之出内气也。
又姓。古烈山氏之后。
又公山,复姓。
又《集韵》、《韵会》并所旃切,音仙。《诗·小雅》(《小雅·斯干》):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坚。
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按:山在“删韵”,古转声“寒”、“删”、“先”通,则非止叶音矣。
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东都赋》:吐燄生风,欱野歕山。叶下振。
《正字通》:本部与土阜石三部通者,并互见。
山字的来历和起源
一、“山”字的来历和起源
山,象形字,甲骨文像遥望中地平线上起伏连绵的群峰的线描,有三(众多)座峰头。
金文“山”写成剪影。有的金文将三个峰头简化成三个短竖,淡化峰尖形象。篆文保留中间一座峰岭的象形特征。
隶书完全失去峰岭形象。两峰相连、或零散不成方向的小山叫“丘”,众峰(三峰)相连、形成一定走向的群峰叫“山”。
二、造字本义
名词,起伏叠嶂的峰岭。
《说文解字》: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
(山,宣发地气。高山宣发地气,散布四方,促生万物,有石崖而高耸。象高峰连绵之形。所有与山相关的字,都采用“山”作边旁。)
扩展资料
“山”字的组词
一、山羊 [ shān yáng ]
1.羊的一种,角的基部略作三角形,角尖向后,四肢强壮,善于跳跃,毛不弯曲,公羊有须,变种很多,有黑、灰等颜色。皮可以制革,绒毛是优质的纺织原料。
2.跳跃器:跳~。
二、雪山 [ xuě shān ]
常年覆盖着积雪的山。
三、山岭 [ shān lǐng ]
连绵的高山。
四、山楂 [ shān zhā ]
也叫红果。落叶乔木。叶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羽状5—9裂。开白花,果实近球形,红色,有淡褐色斑。果实味酸,可生食,也可加工成食品,还可供药用。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五、山顶 [ shān dǐng ]
山的顶部;山最高的地方。
山的象形字怎么写 图片
如下图:
山拼音:shān
笔顺:丨フ丨
释义: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
2、形状像山的。
3、形容大声:山呼万岁。
4、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山楼[shān lóu]
山间楼房。
2、山寇[shān kòu]
旧时称占山为王的强人。
3、嵞山[tú shān]
即涂山。山名,即浙江省的会稽山。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
4、圌山[chuí shān]
山名。在 江苏 镇江市。形势险要,宋 在此置 圌山寨。建炎 三年,韩世忠 驻军于此,防 金 兵由海路进攻 江 浙。
5、山泥[shān ní]
取自山地的腐殖土,土质呈酸性。供种植杜鹃、山茶等嗜酸性花卉用。
6、山梁之秋[shān liáng zhī qiū]
比喻得到良好的时机。
7、开山鼻祖[kāi shān bí zǔ]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8、穿山度岭[chuān shān dù líng]
翻越山岭。
9、出山之虎[chū shān zhī hǔ]
庚寅年出生的人。
山的象形字是什么
从象形文字的山可以看出,山是由三个巨大的锥形石头(即山字的三竖),和地平线组合而成(地平线即山字下边的一横),这就成了古代的山字。